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我们的目标是:势头更足看头更多盼头更大
——吉林省四平市政协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仲夏时节,素有东北粮仓之称的吉林省四平市满是绿美胜景。一望无垠的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庄稼长势大好,远处村庄沿着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正如火如荼争创“百村示范”“千村美丽”,点墨成画绘出一道道别具黑土地风情的亮丽风景。100公里外的双辽百禄村“乐活小镇”更是亮点纷呈,被评为国家级文明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四平市政协副主席刘红军介绍,四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市政协坚持同心同力,持续助推和美乡村提档升级,组织精干力量、精耕调研、精深协商、精准助力。
日前,四平市政协召开“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紧盯党政所谋、部门所为、群众所盼,致力全市和美乡村“整体达标”向“品质示范”跨越,汇集广大委员智慧形成一份“贯通五大路径,加速升级突破”的高质量政协方案。
“我们的目标就是助力四平农业势头更足、农村景色看头更多、农民生活盼头更大。”市政协常委宗斌表示,争当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两个排头兵”,是四平人不负重托的共同政治担当,奋力投身和美乡村建设更是政协委员讲政治的重要体现,一定要奔赴第一线“兜实情”,到最前沿“取真经”,做到凝心聚力和献计出力“两结合”。
“善用先进地区成功经验,是少走弯路的捷径。”市政协委员王大东与多名委员远赴山东和四川等地,探求先进典型案例成功“密码”。在汇总考察成果时,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一碗挂面带火一个村的“产业魔法”写到调研报告里,还要把“国企﹢村组织﹢合作社﹢村民入股”有效破解资金瓶颈等一系列创新思路传导到村干部的头脑里,充分展现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优势作用。
委员们建议,绘制一张蓝图,构建全域科学规划新体系,围绕“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一体谋划和深度融入四平市及各县区“十五五”规划。创新“全域景区化”规划理念,系统布局“山湖林田村”共生的和美乡村风景体系。
聚焦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委员们提出,扶持一批产业,全面推行“特色产业﹢富民”行动,开创“黄金玉米链铸产业根基、小业态集群拓共富路径、黑土地IP树振兴标杆”和美乡村兴业致富大格局;完善一套机制,构筑协同长效管护新常态,统筹“环境长治久美、多元主体共治、资金源头活水”三大维度,整体提升乡村整体治理效能;培塑一流典型,实施红色堡垒筑基、精品片区攻坚、乡风文明润泽三措并举,打造精品和美乡村示范标杆。招揽一班能人,坚持政策激励撬动、市场化机制联动、培育体系驱动,实施“本土育强﹢新锐激活”双轨战略。
“政协委员与我们想到了一起、干到了一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武说,市政协充分调动“委员智库”资源同频共振,贡献了一大批解题破题的“政协方案”,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有力助推四平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现新突破。
四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恒表示,市政协的对策建议非常有质量、有价值,为四平市贡献了一整套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正解发展所需,一定要让这些金点子转化为好成效。
助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协商议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再对标、再深化。四平市政协主席侯川表示,要创新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汇聚正能量、协力促振兴”行动,为更好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凝心聚力。
(通讯员 高丕航 周 鹏 本报记者 高峰)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