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福建省政协助力
构建共生共赢型产业合作新生态本报讯 (记者 王惠兵)供应链质量管理成熟度平均提高7.5%,拉动工业增加值1.5亿元,培育首席质量官、碳足迹核算师等核心人才300余名……入夏以来,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火热开展,聚焦晋江鞋服、南安水暖厨卫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采取系统性质量提升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以“链式思维”深耕光电产业的福州,全市激活创新链——福晶科技自主研发的三硼酸锂晶体是实现高功率三倍频输出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技术全球领先;福光股份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打造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实现了千万公里外的精准导航;富兰光学在业内首创采用注塑方式生产的监控摄像机外罩,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在全省火热的创新实践背后,离不开福建省政协的助力。委员们建议:“加快培育更多‘配套专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起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关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通过推动‘链长制’高效运转、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保障、强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全省产业链发展生态环境。”……
去年以来,从重点办理《关于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提案》,到召开“健全共同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机制”专题协商会,再到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立足国家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质量提升的大背景,省政协从“点上”“链上”“面上”寻找突破口,助推全省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如何拥抱“数智”,帮助民企“补短板”“锻长板”“铸新板”,助推全省产业链跨群、跨链高效协同?谢俊荣委员历经多次调研提出,要鼓励民企对传统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鼓励制造类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对产业链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打造共生共赢型产业合作新生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柯志文委员认为,要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加快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基础能力短板,打造自主可靠的数字产业链供应链。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正加快推动福建传统产业‘有中生新’。”杨希龙委员认为,纺织鞋服产业要建立由“链主”企业主导的全链条数字化平台,促产品迭代、模式升级;同时,以供应链数智化平台链接各地产销精准对接,实现“供、管、销”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推动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实现从采购协同、资金服务、仓配一体化、订单管理到行情检测的供应链闭环。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