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江苏靖江市政协助力
船舶产业向聚“链”成势跨越本报讯 (通讯员 钱晓燕 记者 江迪)江苏靖江是全国最大民营造船基地、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如何更好发挥“链主”企业“头雁”作用,激发产业链“雁阵”活力,推动产业格局再升级?党委交题,政协领题。
2024年起,靖江市政协聚焦“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由市政协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建专班,深入“链主”企业及配套企业走访调研20余次,召开座谈会8次,帮助协调推动解决问题、跟踪收集招商引资项目信息10余项,并就提高船舶产业本土化配套率等问题,与“链主”船企深入沟通。
“建议面向深海深蓝领域,鼓励企业拓展海工业务。”“应进一步推广模块化智能化分段建造模式。”……日前,靖江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围绕“打造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专题协商,邀请11家船企代表参会,“链主”企业家代表作专题协商发言。市政协提出“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外头部船企组建联合研发中心”“加快推进重点高技术船舶项目”“促进链主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紧密协作”“对重点船舶海工企业提供全链条精细化服务”等30余条建议。
广大市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积极助力造船业发展。《关于打造“靖江船舶”产业链品牌建设的建议》《关于挖掘靖江船文化及推广船名片的建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助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委员们的建议得到政府重视、部门回应,靖江市聚焦“强链主”“补链核”“延链条”,不断提高精益造船、智能造船、绿色造船能力,依托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优势,持续推动船舶总装企业与配套企业战略合作、联动发展,现代化船舶海工产业链和供应链提档升级。
6月底,靖江市政协主席沈南松与靖江船舶“链主”企业跟随江苏省代表团,赴海外开展经贸交流,拜访希腊船东协会及部分船东公司,为靖江船舶产业宣传推介。“从荒滩起步到全国‘领头羊’,从‘造大船’到‘造强船’,靖江船舶产业正从‘规模领先’向聚‘链’成势跨越。”沈南松表示,市政协将持续聚焦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深度协同,助力靖江在全球船舶产业版图中刻下更鲜明的“印记”。
靖江市委大力支持市政协围绕船舶产业发展积极履职。市委书记申强提出,要锚定深海深蓝产业,发挥政协优势作用,不断扩大船舶产业“朋友圈”,推进船舶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进一步增强船舶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