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厦门市政协委员呼吁
促进供应链发展与国际接轨本报讯 (记者 照宁)厦门作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高度重视供应链企业的培育,先后制定发布了多个措施,按照阶梯式培育模式,促进供应链良性发展。
在厦门打通供应链、打造“共赢链”,迈向供应链大市的路上,离不开市政协委员的持续建言献策。
“厦门供应链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均是大宗商品。”市政协常委、民革厦门市委会主委程明多次带队走访调研了解到,目前厦门存在制造业企业供应链成本高、供应链服务资源与需求严重不匹配等短板。程明建议,提升本地供应链服务商竞争力,服务本市产业发展;按“一产业一基金”设立母基金下对应的供应链产业子基金,对产业引导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引进和培育供应链产业集群;推动市属国企成长为行业供应链龙头;推动供应链龙头企业与供应链行业组织携手建设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供应链发展与国际接轨;实施供应链产业人才工程。通过系列举措,推动厦门成为亚太地区供应链核心枢纽城市。
厦门在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上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产业支撑能力较弱、跨境物流运输体系需完善等问题。为此,厦门市政协委员、集美大学教授马英建议,加快引进产业链企业,基于现有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跨境电商孵化培训、运营管理、物流仓储、技术平台等上下游企业,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聚。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支持头部平台深入产业带,引进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加快整合本地与周边地市产业带资源,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跨境电商品牌。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独立货站;加大厦台海运航线培育。
“当前厦门的民营企业面临企业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难以在产业链供应链的经营过程中高效配置资源、民企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长期扎根于民营经济一线的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总商会副会长汪卫东在倾听多位民营企业代表心声后建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发展。以“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和方法谋划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企业出题、联合解题、政府助题”科技创新模式,探索打造“高校科创资源﹢政府科创基金﹢社会资本资源﹢头部企业产业链资源”的协同创新矩阵体系,全要素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培养,打造“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联合体,加快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产品抢占全球市场。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