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政协网7月18日电(记者 孙琳)记者17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成功打赢专利、商标审查提质增效攻坚战,建成国际领先的专利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跻身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我国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
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上线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00余项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实现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一网通办”。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
2020年,“两个转变”科学界定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即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回看过去这5年,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研发培育了一大批高价值核心专利,也出现了一批凭借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跨国企业。所有这些都有力彰显了我们在加快实现知识产权“两个转变”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新突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已提升至第11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则连续2年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国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此外,我国还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