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天津市政协助力——
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本报讯(记者 张原 李宁馨)日前,天津大沽化工EPS项目正式投料试生产,天津港保税区新材料产业链再添重要一环,在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走在行业前列。保税区还组织区内多家百强企业及新能源产业链供应商参加“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峰会,共同探讨汽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
天津市坚持将产业链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着力打造12条重点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市政协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重点,今年将“加快推进北京科技研发成果在天津转化落地,推动我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列入常委会会议议题,为加速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链聚集建言献策。
市政协主席王常松带队深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调研,希望企业用好禀赋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拓展在津业务,丰富应用场景,吸引更多链上企业在津布局,共同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市政协科教委牵头各课题组深入100余家龙头企业调研,提出意见建议。
“要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提高科创园区孵化转化产业化承载能力,健全管理机制和增强实体化、市场化运作能力,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专业化科创服务能力。”市政协委员于强建议。
市政协委员李坤提出,要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为思路,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关于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促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提案组织委员深入制造业企业调研走访,实地了解全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等情况。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采纳委员建议,注重串链补链强链,推动融通创新。支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积极融入产业链,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核心器件等参与串链补链强链,通过专题对接、政策宣贯、链间协作、平台赋能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形成产业链安全高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