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共绘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新画卷

——四川南充市政协构建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履职体系

2025年07月19日 16:3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市政协的有力监督推动下,2024年,我市12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5.7%,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嘉陵江常年保持二类及以上水质,南充的碧水蓝天得到了坚实守护。”近日,四川省南充市政协部分委员在嘉陵江畔调研生态保护工作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委员们的持续助力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南充,这座依傍嘉陵江而生的千年绸都,正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自觉,扛起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担当。南充市政协以委员视角洞察生态治理痛点,以履职实践回应民生关切,通过协商议政、调研资政、监督问政多维发力,在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实践中,书写着“政协担当”与“南充答卷”。

几年来,市政协精准定位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履职重点,科学制定年度调研、协商、视察课题,组织相关界别委员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活动,为生态建设建言献策,并不断拓展协商深度、提高建言准度,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履职体系。

在市政协的精心谋划下,委员们的足迹遍布嘉陵江沿岸多个区域,全面摸清了流域生态现状,推动了《嘉陵江南充段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总体规划》《南充市〈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的出台,建立起统一指挥、全域协作、法规托底的工作机制,打破了县区区域壁垒,实现了嘉陵江生态保护的协同作战。

紧扣市委“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全国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建设”等重要课题,委员们采用小型调研、座谈协商、外出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民意,深入研讨思考,围绕流域经济、生态廊道的总体构想和着力重点,聚焦生态保护规划、产业规划、岸线保护等关键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论证。在委员们的助力下,目前,南充已建成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6.5万亩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再现了唐代画圣吴道子笔下《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的美丽画卷;古蜀道保护与开发、阆中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等系列文旅发展重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为了让协商更贴近实际、更具实效,市政协搭建“有事来协商”平台,聚焦河湖生态建设的“小切口”开展“小微协商”。提出了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岸线保护、加强流域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等意见建议,有效推动了顺庆区印象嘉陵江、高坪区凤仪湾、嘉陵区黄金江岸、南部县满福水城、仪陇县秀水长滩等水环境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如今,一大批水源涵养地、湿地公园在南充成形,20余个国省生态品牌成功创建,南充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市政协还发动委员,多次围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开展调研、协商,先后提交《关于全面推进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议》《加快全市新兴产业培育的意见建议》等10余篇调研报告,围绕生态保护、生态康养产业建设等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36条。这些调研成果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连接点,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共赢。

“每当站在嘉陵江畔,望着江水悠悠流淌,我深刻感受到守护这片水域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政协主席廖伦志表示,南充市政协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使命,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上游意识,聚焦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共绘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锦绣绸都美好画卷。(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汪月彬 )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