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主席访谈
河北省政协建议——
打造四季全时滨海旅游目的地本报讯(记者 高新国)“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一句耳熟能详的旅游宣传广告语,让河北旅游持续升温。在环渤海沿线,河北自北向南分布着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长长的海岸线给这里发展滨海旅游带来巨大优势。
如何用好滨海资源,在旅游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河北省政协将“高质量建设渤海滨海旅游带”列为2025年专题调研课题,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沿海三市进行深入调研。
近年来,河北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打造全季滨海旅游场景,取得积极成效。但调研组发现,三市滨海旅游淡旺季明显,“吃不饱”与“吃不下”“吃不好”的问题交替困扰景区发展,在引领区域旅游升级方面尚需提质提速,且产品业态以传统观光游、海水浴场等为主,产旅融合等新场景还不够丰富。
“要进一步优化全季旅游产品供给,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调研组建议,加快谋划打造一批全季旅游高等级主题景区、文化街区、康养基地等旗舰型项目;根据旺季消费特点,构建全时段覆盖、全区域联动、全业态融合的文旅消费新格局;开发冬春季旅游线路产品,促进淡季消费,并做好景区生态修复、设施保养和人员培训等,为旺季服务蓄力储能。
在拓展提升滨海旅游发展空间方面,调研组建议,坚持陆海城乡联动,统筹推进区域协作,借势“奔县游”热潮,开发一批串联滨海主题景区和内陆长城游、运河游的线路,吸纳要素资源向滨海带聚集。结合城市更新和打造滨海旅游名县及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引导消费链条由景区向城乡社区延伸。同时,创新宣传展示和营销推广模式,设计统一的滨海旅游LOGO和吉祥物,拍摄突出河北滨海旅游目的地全域全季形象定位的网络微短剧,精准投放主要客源地和目标客群。
“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调研组认为,要依托滨海地区自然生态、历史文脉、产业特色、餐饮美食等资源优势,打造契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高流量业态场景。一方面,创新推动品牌文化街区、主题文化乐园、沉浸式文化演艺、文创衍生品等业态开发,实现文化创新表达与深度体验相结合。另一方面,推动滨海地区“旅游﹢”向“﹢旅游”转变,培育特色融合业态,提升滨海旅游附加值和吸引力。
对标打造享誉国际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标准要求,调研组建议,以高水平开放引领旅游要素能级提升,将服务设施现代化、服务手段智慧化、服务标准国际化作为方向,引领本地商圈、酒店、餐饮、文创产品等提档升级,通过滨海度假区Wi-Fi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免费停车、增强涉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提升游客体验。此外,加强与国内外顶级旅游集团和高端专业团队合作,有效应对文旅人才需求升级挑战。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