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四川乐山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 破解“看病烦、看病贵”难题
“截至目前,全市线下互认医疗机构增加到132家、线上17家,确定检验结果互认项目81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141项;全市组建医共体8个,4个市辖区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立专科联盟34个,签约医院247个,建成远程医疗协作网13个……”日前,四川省乐山市政协部分委员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
此次督导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全市互认共享的建议》和《关于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分级诊疗水平的建议》两件重点提案,分别由市政协委员钟怡、李远平在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上提交,直指群众强烈的“看病烦、看病贵”问题。
提案办理过程中,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抓总,联合医保、财政、人社等部门打出改革“组合拳”——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方面,通过搭建信息平台、统一互认标准、强化质量管控,让群众避免重复检查,节省医疗开支;在分级诊疗推进方面,通过优化资源布局、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完善医保支持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分流,逐步构建“大病重病在市、一般疾病在辖区”的就医格局。
“组合拳”效果明显。据统计,1月至5月,全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约1.76万人次,为患者节约费用约258.7万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7.14万人次,县域内就诊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提案办理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在随后召开的协商会上,委员们对提案办理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委员们提出,要在扩大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全市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信息平台,实现100%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线上调阅互认,打破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壁垒,确保互认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加强质量管控,统一检验标准和操作规范,让群众在不同医院都能放心使用互认结果,真正避免“重复检查、多头缴费”。
委员们还建议,抓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水平这个关键,通过优化转诊流程、完善转诊激励机制,引导群众在基层看好常见病、多发病,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群众“家门口”,逐步破解“大医院挤、基层医院空”的难题;进一步完善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保障和职业发展通道,破解人才瓶颈,推动优质医疗人才下沉。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吸纳委员们的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提案办理提质增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收获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张国芬 )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