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第十五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结业典礼在港举行

2025年07月22日 10:11  |  来源:大公网 分享到: 

11

各界嘉宾出席结业典礼

大公网讯 (记者 史利伟 李小双) 盛夏香江,万物并秀。7月19日下午,蓬瀛仙官与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办的第十五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结业典礼,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利黄瑶璧楼2号演讲厅举行。中央驻港联络办协调部副部长陈泽涛、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匡盛、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蓬瀛仙馆副理事长林赤有道长、叶满棠道长等各界嘉宾逾百人,见证了这一内地和香港道教合作交流的盛事。

22

匡盛致辞

匡盛在致辞时表示,研修班自2006年开办以来,已为内地道教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这正是“道脉薪传,人才为本”理念最生动的诠释。这份跨越20年的坚守与成就,是两地同道手足情深、共护道业的明证。他对蓬瀛仙馆在现代化浪潮中呈现出的勇立潮头、守正创新的精神与成就表达敬意,盛讚以“弘道立德,济世度人”为宗旨的蓬瀛仙馆,其发展轨迹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弘道史,为内地道教界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对于研修班结业学员,匡盛表达祝贺,并表示结业非终点,而是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的新起点,他们承载著两地同道的厚望,是道教事业未来的希望。同时匡盛向大家提出四点期许:一,做胸怀家国、情系华夏的示范者;二,做持守本真、道风端正的修行者;三,做知行合一、勇于担当的践行者;四,做两地交流、道脉相连的联络者。并强调,十五届的耕耘,是辉煌的里程碑,更是面向未来的新起点;我们坚信,在内地与香港道教界同心同德的努力下,道教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33

梁德华致辞

梁德华致辞中坦然告诉大家:“研修班开展了15届,梁德华也出席了15届。”现场自发地回报以热烈的掌声。梁主席分享了他对匡秘书长期许中的知行合一,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他说中华文化传统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讲知行合一,知是书本的知识,行是实践的行动,二者相辅相成;就像道教所提倡的,既要学习经典又要实践修道,最后才能完成道教的修道理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44

林赤有致辞

林赤有致辞仲介绍了蓬瀛仙馆支持合办研修班的初心,这项课程的设立,旨在结合道教文化与现代管理的智能,一方面深化学员对道教历史、思想与信仰的理解,另一方面,透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公共传意、文物保育、资讯科技与慈善理念等内容,协助大家掌握弘道所需的现代知识与实务技能。他强调当代道教的发展,不但要守护传统、尊崇经典,更要回应时代、与时并进。今日的道长与管理者,既要熟悉教义与宫观运作,也需要有现代思维与视野,才能更有效地承传法脉、弘扬道教精神,为世人带来智慧与安定。希望大家把在香港所学、所见、所思,化为未来实践的力量,回到道场后,持续精进,推动道教的现代化建设,关怀社会,引领信众,在修真养性之路上,化导人心,利济苍生。

55

黎志添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介绍了道教文化中心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和教育理念,表达了香港中文大学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和担当,对中国道教协会、香港道联会、篷瀛仙馆等各界友好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深信短短的两周培训,一定能够让学员们在中国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国际传播方面走得更顺、更远,最关键的是能让大家对于道教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和文明互鉴中更加自信。

66

颁发结业证书后十五届研修班学员与主礼嘉宾合影留念

77

道教文化课程校友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会成员与主礼嘉宾合影

第十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培训学员20名和旁听学员13名,匡盛、陈泽涛、梁德华、林赤有、叶满棠等嘉宾现场向所有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领队于崇哲道长代表第十五期学员向梁德华道长、黎志添教授赠送纪念品,并表达诚挚的感谢。“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道教文化课程校友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就职典礼同期举行。

88

十五届研修班学员演奏道乐

结业典礼在研修班学员精彩节目表演中谢幕,学员们表演的太极拳、吕祖剑及道乐演奏《南清宫》《三皈依》节目,展现了新时代道门同修的内德与外才,让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国际传播充满希望。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