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草原绿电点亮发展新光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政协协商聚焦绿电消纳
7月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长风轻拂风机叶片,光伏矩阵闪耀粼粼蓝光。这片传唱千年牧歌的土地,新能源装机已达2288万千瓦,年发电量超440亿千瓦时,居内蒙古各盟市之首。
“风光无限”的背后,新形势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迅猛发展的“绿电”如何突破消纳壁垒,转化为北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一场政协专题协商为新能源消纳破局点亮了智慧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是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锡林郭勒盟牢记嘱托,推动近70%的绿电、超300亿千瓦时通过特高压通道外送,抵达北京、华北和华东等地。
“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能源产业对全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政协人才、智力、联系广泛的优势,助推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锡林郭勒盟政协主席赵德永说。
经盟委批准,盟政协将“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草原腹地,考察升压站、储能舱;与企业座谈、与牧民交流。调研记录沾满泥土与草屑,凝聚着沉甸甸的思考。
随着调研深入,“本地消纳市场尚未形成”“特高压用电需求增长平缓”“新能源产业运维效率不高”等问题让调研报告根基愈发坚实。
近日,盟政协常委会会议上,近百名常委、委员围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3个多小时里,上百条意见建议,展现出全盟上下集思广益、共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强烈责任感。
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关键在哪?推动全盟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着力解决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等方面的短板弱项。
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在‘沙戈荒’地区优化风电项目布局规划,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核心是构建‘生产—消纳—创新—保障’完整体系。”……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与部门的积极回应,让协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正坚持‘两条腿走路’,加快外送通道建设,推动绿电外送,提升就地消纳水平,让绿电从‘外送’向‘就地增值’转变。”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学军当场回应。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张佰成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后表示,专题协商契合实际、选题精准、对策务实、可行性强,锡林郭勒盟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将协商成果转化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协商清单”变为“任务清单”。锡林郭勒盟政协专题协商搭建桥梁,助力每一度绿电高效利用起来。
(刘耀华)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