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古建群旁话保护

——江西新余市政协协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

2025年07月24日 09:0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远看古建群静默矗立,近观外墙雕栏精巧繁复……近日,江西省新余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会同基层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及县区负责同志,深入渝水区罗坊镇下寸古民居群、平塘书院等地实地调研,并就近召开“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专题协商会。

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是中华文明历史叙事中最基础、最广泛、最具烟火气的“细胞”和“土壤”,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先实地勘景,再共商良策,希望大家都能提出实实在在的好建议,助推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在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副主席黄勇单刀直入式的开场白点燃了现场气氛,与会人员围绕当前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探讨科学保护路径和合理利用模式。

市政协常委聂朋率先建言,“村内古建筑常常面临权属责任不清的问题,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向农村自建房‘让路’现象时有发生,各类违建擅改等现象严重威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对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享了新溪乡西江古村通过传统建筑流转打造网红打卡地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下一步将推广“所有权人和村集体流转一批、乡贤和新村民认养一批、企业开发一批”等多元化保护利用模式,推动更多传统建筑得到保护利用。

“认养”虽能缓一时之苦,却不能解长久之困。“只靠他人资助并非长久之策。”罗坊镇黄虎村党支部书记龚斌结合基层实践提出,在争取外部支持的同时,更需立足自身,通过挖掘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发挥传统文化赋能作用,提升村级产业产品价值,增强文物保护的内生动力。

“资金是一方面,有专业的保护修复人才同样重要。”市政协委员、市博物馆研究员高增忠则强调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多领域文物保护专家库和“文物保护员”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对文物保护利用的专业能力,填补日常保护与修缮环节的“指导真空”。

针对如何提升利用实效,市政协委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甘方建议实施“一物一策”精准定位,“依托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研学、讲座、红色教育等社会教育活动,或引入文化工作者设立工作室等,因地制宜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径。”

“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普查发现是前提、保护守住是关键、合理利用是目的。”市政协主席张家良强调,要正视新余市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现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符合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特点的活化利用路径,助推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钱盈霖 廖辉 王磊)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