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涉疆涉藏
江苏——伊犁:
三年新疆行 一生新疆情今年2月,33岁的新疆姑娘郑芳(化名)因重度肾积水,需要在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手术。手术当天,一直守候在外的并不是郑芳的父母,而是曾任第七届扬州市政协主席的洪锦华和他的夫人。
自幼身体孱弱的郑芳至今已经历过四次大手术,因为父母都已过世,每次都是在洪锦华夫妇的关心陪伴下闯过“鬼门关”。而这位新疆姑娘和洪锦华夫妇的情缘,还得从洪锦华多年前的援疆经历说起。
2006年4月的一天,新疆伊宁市三中初二女生郑芳晕倒在上学的路上。经检查发现,女孩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急需手术。郑芳的父亲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几次手术已经让家里一贫如洗。无奈,郑芳父母只能寻求当地媒体帮忙。随后,《伊犁日报》一篇题为《谁能留住花季女孩的生命》的新闻报道,吸引了时任江苏省第五批(2005年—2008年)援疆干部总领队、后任第七届扬州市政协主席的洪锦华的目光。
“挽救边疆孩子的生命,我们要担起一份责任。”洪锦华立即前往医院给郑芳送去8000元,并发动全体援疆干部捐款7万元。经过手术,郑芳恢复健康重返课堂。之后,洪锦华经常到郑芳家送钱送物,勉励她好好学习。郑芳的父母逢人便说:“女儿的第二次生命是江苏援疆干部给的,洪伯伯是个好人!”三年援疆,洪锦华把关爱给了很多伊犁百姓,个人捐款累计达6万多元。
三年的援疆工作很快结束了,但洪锦华对郑芳的关心牵挂还在继续。他曾对妻子何秀珍说:“郑芳和她的爸爸妈妈身体都不好,家庭太困难了,我真的放心不下。”回到江苏后,夫妻俩经常打电话询问郑芳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并寄去钱物。2011年高考,郑芳被南京的金陵科技学院录取。报到当天,洪锦华送去1万元学费,此后还常去看望并留下零用钱。2015年年初,郑芳的妈妈来南京看望女儿时查出得了尿毒症。洪锦华得知后,又拿出1万元并联系江苏省第五批援疆干部捐款,协调江苏省中医院为郑芳母亲及时治疗,帮她渡过了难关。
2018年2月底,郑芳突然感觉到视力急剧下降。当地医院检查无果后,便独自一人坐火车赶往乌鲁木齐的一家医院治疗。慌乱无助中,郑芳拨通了洪锦华的电话。了解到郑芳的情况后,洪锦华一边安慰她,一边联系时任扬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北人民医院院长王静成以及扬州市第九批对口支援新疆新源县前方指挥组组长孟德和。三人商议决定,将郑芳接到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治疗。
经过检查,郑芳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之后,上海眼科专家赵培泉和第七批援疆医生、苏北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解正高同台手术并取得初步成功。经过4次眼科手术,郑芳终于重见光明。出院前一天的晚上,她编发了一条朋友圈:“12年前,你们在我的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12年间,你们用心浇灌细心呵护。12年前,你们给我第二次生命;12年后你们又用爱为我点亮心灯。”她打心眼里感激江苏援疆团队,感激洪锦华。
没想到的是,2022年,病魔又一次将手伸向郑芳,她在上班时突发剧烈胸痛。万般无奈中,郑芳再次拨通了洪锦华的电话。得知消息后,洪锦华立即联系苏北人民医院及时救治。这次,郑芳被诊断患上了十分凶险的胸主动脉夹层,很快被送进了抢救室。出了ICU,郑芳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洪锦华夫妇。
如今,经历了2月份大手术的郑芳再次化险为夷,身体恢复得不错。“快20年了,洪伯伯和何妈妈一直待我像女儿,在病痛面前,他们总是和我一起面对,我却很愧疚从来没有为他们付出什么……”而在洪锦华夫妇看来,真情从不求回报。三年的新疆行,就是一生的新疆情。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