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甘肃省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建言: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25年07月26日 09:30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地方政协)“关爱健康,义诊同行”(7806924)-20250726074938

甘肃省灵台县政协组织医药卫生界委员深入灵台县朝那镇开展“关爱健康,义诊同行”界别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免费优质医疗服务。 郭海军 摄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肩负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神圣使命,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如何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不断提升?今年以来,甘肃省各民主党派、省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模式,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中心医院日间诊疗中心主任朱天垣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不足、专业水平有限,导致签约服务仅停留在表面,无法为居民提供全面、精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她呼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通过高校定向培养、在职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扩充全科医生队伍,并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

朱天垣还建议,要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构成,除全科医生外,配备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形成多学科协作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地区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的职能。针对西部偏远地区村卫生室基础设施陈旧、村医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民盟甘肃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完善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通过县域医共体体系,整合卫生物资,配备齐全适宜村卫生室的常规医疗器材设备,提高村卫生室辅助诊疗水平,同时提高医疗器械利用率。

民盟甘肃省委会还建议,要加强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考虑乡村医生专业水平和方向,对培训对象进行分类分层,健全完善培训师资遴选程序,多渠道加强对村医的业务技能培训。还可通过市县级公立医院选派医生驻村“传帮带”模式,言传身教于乡村医生,从实战中得到培训和提升。

“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是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来看,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效果离预想目标依然有较大差距。”省政协委员、白银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达春和说。

达春和建议,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三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全面下沉至成员单位内社区乡镇一级。通过下沉三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将三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设在成员单位内社区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更好配合实施各项帮扶工作,做到“患者不动专家动”。

他还呼吁,要推进医疗、运营、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建设,促进服务共享、信息互通、管理互鉴,让医共体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实现对口合作的常态长效,有效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内部医生上下流动,引导资源、医生、患者“三下沉”,确保患者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能节约医保资金,有效减少个人医疗费用支出。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