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陕西商洛市政协:医防融合筑牢基层医疗防线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有更可靠的健康保障?近日,陕西省商洛市政协召开“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专题协商座谈会。委员们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之策。大家表示,医防融合是筑牢基层医疗防线的关键路径。
为提升协商实效,会前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山阳、丹凤等县13家县镇村级医疗机构开展调研。调研组发现,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不断取得新成效、创造新经验的同时,仍面临基础条件薄弱、资金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聚焦资源整合与特色发展,农工党商洛市委会建议,推进医共体建设需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弹性政策框架,探索多元化组建模式,鼓励动态资源整合与市场化协作,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九三学社商洛市支社提出,结合基层卫生院实际需求和人员状况,在基础较好的卫生院推行“一院一专科、一院一特色”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镇卫生院特色专科能力,增强对周边群众的吸引力。
如何提升首诊能力、守牢基层医疗“第一道防线”?“作为群众健康的‘第一站’,村卫生室首诊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民进商洛市委会建议,积极推进胸痛、卒中、创伤、急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远程协同、巡回医疗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乡村医生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周宝玉委员呼吁,建立健全医共体内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和补助标准,完善职称评聘政策,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引才难、留才难”问题。
“医防融合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所在。”对此,黄学斌委员提出,建立完善的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规范治疗与管理,加大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并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及合理免责机制,营造和谐包容的执业环境。田晓建委员补充道,将疾病预防作为医共体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医疗与预防的协同效应,加强医防融合,推动疾病“防、治、管”一体化发展。王进军委员建议,要坚持科技赋能,实现群众就诊信息实时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给家庭签约医生,提升健康随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商洛市副市长夏启宗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表示,委员们的建议“切中要害、操作性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深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疗机构改革,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商洛市政协副主席殷延青表示,市政协将持续发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优势,跟踪关注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努力推动群众享有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本报记者 路强 通讯员 陈俊清)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