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驶入“氢”时代 开启“绿”生活

——宁波市、镇海区政协持续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2025年07月26日 09:40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近日,宁波市镇海区首批5辆375路氢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车身绘有万斛神舟、九龙湖等镇海文化地标,蓝绿色调的设计尽显地域特色。这些公交车从招宝山旅游风景区缓缓驶出,标志着宁波市首条氢能公交线路启航,也彰显镇海在清洁能源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这一成果的背后,不仅是我国氢能技术全球竞争力的缩影,更是宁波市、区两级政协持续关注与接力助推结出的硕果。

该批公交搭载镇海本土企业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其能量转换效率超60%,配置5个165L储氢罐,单次加氢仅需10分钟,续航里程达300公里,较同级别纯电动公交更具高强度运营适应性。车内配备无障碍设施、智能防颠簸系统及360度全景影像,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设计理念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体验。这也是镇海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迈向“氢能社会”的具象化起点。

氢能公交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宁波市及镇海区政协多年如一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注入的政协智慧。今年1月召开的宁波市两会期间,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在政协联组专题协商会上专门听取委员关于加速氢能应用的建言,当场表态全力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镇海区政协主席林大吉在参加市政协全会时建议:“镇海作为国家重点石化产业基地,仅镇海炼化总产氢规模达65.3万标立/时,可支撑6000辆公交和1200辆重卡运行,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不可替代优势。”6月,市政协副主席陈为能率“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组深入镇海,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与应用场景拓展瓶颈,开展靶向调研,力求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参考。

近年来,镇海区政协将氢能作为服务区域转型的核心课题,持续凝聚发展共识、破解发展难题。去年8月,区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直击产业痛点,不仅指出绿电制氢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不足等瓶颈,更系统性呼吁加快加氢母站建设,拓展交通、化工、储能等多场景应用,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应用端”的全链条堵点。

2024年,镇海区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推出14条措施,明确对前200辆氢燃料电池车叠加补贴,设定2026年氢能公交占比超10%、环卫氢能车超30%的目标。氢能产业被镇海区纳入“古城复兴2.0计划”,依托镇海炼化等企业氢源优势打造的“招宝氢谷”正式定位为氢能装备制造核心区。目前,“招宝氢谷”已聚集鲲华能源、浙江氢越等9家氢能企业,并建成燃料电池系统、电堆产线。同时,区政协积极呼吁“推动环杭州湾和义甬舟氢走廊建设”“氢能重卡高速免费”,为氢能车规模化应用打通堵点。

当前,镇海已投用113辆氢能车,年减碳量超1.3万吨;镇海炼化加氢站获批全省首张经营许可证;氢气管网建设在镇海全面启动。绿氢替代传统能源、绿色化工基地崛起、低碳港区加速建成……一幅绿色图景正在甬江畔展开。

立足镇海区位优势,区政协已启动“氢能产业链补链强链”“绿氢耦合石化降碳”等新一轮调研,聚焦绿氢、绿醇、绿氨替代路径,破解储氢技术瓶颈,助力打造国际绿色船舶停靠基地和能源贸易枢纽。(通讯员 张斌 本报记者 鲍蔓华)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