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27年老市场的华丽转身

——四川华蓥市政协发挥优势服务基层治理

2025年07月26日 09:58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日前,在女儿家住了两年多的张庆平女士回到了四川省广安华蓥市的老家。像往常一样,她拎着菜篮前往位于清溪西路的华蓥山农贸市场。站在焕然一新的市场门口,张庆平愣住了:“这还是我买了20多年菜的老市场吗?”——曾经,这里设施陈旧、污水横流、摊位杂乱,“下雨天要踮着脚跳着走。”如今,在华蓥市政协的助推下,这座承载了27年市井烟火的老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新型农贸市场。

“这场改造,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更新,更是一场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的民主实践。”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华蓥山农贸市场始建于1997年,曾是华蓥市规模最大、烟火气最浓的“菜篮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设施老化、功能滞后、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商户和市民的改造呼声愈发强烈。面对这一民生痛点,市政协主动作为,以“有事来协商”平台为纽带,通过实地调研、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方式,推动市场升级改造从“纸上提案”变为美好实事。

时间拉回到2023年5月18日,一场由市政协召开的华蓥山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协商会议拉开了改造序幕。会上,参会的市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与商户面对面,围绕临时摊位安置、功能分区、管理服务等核心问题展开激烈讨论。通过两小时的协商,明确了施工方案,凝聚了各方共识,为市场的改造按下“加速键”。

改造过程中,委员们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并为市场改造提供了政协智慧——临时摊位安置是最大争议点,部分商户担心搬迁影响生意,委员们纷纷建议:“临时摊位选址需兼顾人流量与公平性。”最终,清溪河沿线被选定为过渡区域,市场监管部门还承诺提供统一标识和卫生管理;“改造必须兼顾硬件升级与管理优化”,这一建议也被纳入改造方案,使新市场在原有基础上加高两层、划分500余个摊位,并拥有了宽敞明亮的走廊、分类清晰的摊位、智能化的消防系统。

“从搭建协商平台,到跟踪监督落实;从设施陈旧的农贸市场到装满百姓幸福的‘菜篮子’,华蓥山农贸市场的蜕变生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市政协副主席田祥伟感慨,这场改造工程,以民主协商为笔,以民生需求为墨,绘就了一幅“党委领导、政协搭台、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接下来,市政协将继续聚焦“关键小事”,让民主协商的种子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李晓)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