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海上福建”涌新潮——福建省政协聚智推动全省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记事
诵万海潮声,孕蓝色梦想。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三都澳的智能渔排,当“海智号”水下机器人潜入深海探索,当“丝路海运”的巨轮鸣笛启航,福建这片蓝色国土上正涌动着无限生机——这,亦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未来。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利用好、保护好海洋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福建考察时擘画了加快“海上福建”建设新蓝图。
立足福建、放眼全国,如何拉动“蓝色”新引擎,寻经验、探路径、谈干法,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政协责无旁贷。近日,福建省政协围绕“实施海洋强省战略,推动全省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百名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共商海洋强省创新与发展。
“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献计出力、担当作为,以更强自觉筑牢政治忠诚,以更大作为服务中心大局,以更大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共同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省委书记周祖翼如是说。
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全省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着力重点,结合省政协“建言‘十五五’规划委员话良策”等专项活动,为全省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向海图强新篇章凝聚智慧力量。
从“渔火点点”向“产业集群”跨越
海风轻拂、天空蔚蓝,正是夏日好时节。
从福州市连江县苔菉镇出发,行船20多分钟,便可抵达福建本土研发的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福鲍1号”。其所处水域水深35米,可养殖约1.5万笼鲍鱼,年产量达45吨。
与此同时,渔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厦门翔安的“欧厝对台渔业基地”,建成集育苗、加工、冷链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年出口水产制品超万吨;泉州石狮的“海洋生物科技园”,利用鱼皮制革、虾壳提取甲壳素等技术,让“下脚料”变身高附加值产品,年产值超亿元。
“特色不仅是资源禀赋,更是全产业链的深耕。”如今,福建海洋资源开发正从“单一生产”向“三产融合”延伸,从“渔火点点”向“产业集群”跨越。
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会上,省政协副主席黄玲率先作主题发言,提出18条对策建议。特别是针对如何高效开发“蓝色富矿”,建议编制好“十五五”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创建更多国家级海洋牧场,延伸“养捕加销”产业链条,推进厦漳港口一体化整合,推动冶金、储能、核能等产业向优势产业链增链补链强链,实现临港工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常委、福州市政协主席刘卓群紧接着发言,“要统筹协调政策落地,进一步支持福州增开近洋、远洋航线,优先引导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临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布局福州。同时,进一步支持福州探索完善蓝色金融标准,为海洋产业经营者提供更多融资途径。”
“石化产业是全省万亿级支柱产业,要进一步推动临港石化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重点培育高端聚烯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绿氢绿电耦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未来产业。”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向东说。
从“数智赋能”向“智慧海洋”革新
建成海洋领域国家级科创平台8个、部级平台6个、省级平台106个……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无垠深蓝,科技创新无疑是开启海洋宝藏的密钥。
当前,建成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菌种库,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再到完成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福建从“数智赋能”向“智慧海洋”革新,正发力打造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策源地。
“加快推进智慧海洋发展,是实现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跨越的核心驱动力。”省政协常委、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院长宋志刚认为,全省要加快构筑“感存算一体化”数字底座,加快构建“空天地海潜”一体化智能感知网,建设全省统一的“海洋算力引擎”。
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国医学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其清建议,构建海洋生物医药特殊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蓝色药库”。
此外,不少省政协委员提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海上福建”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大“智慧海洋”场景应用,促进智慧港口、智慧“海上社区”、智慧渔业等新业态发展。
从“近岸深耕”向“远海逐梦”跃变
经略海洋,务必站“高”谋“远”。
近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省锚定“海上福建”建设目标,统筹海洋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先后出台《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从“近岸深耕”的传统模式,向“远海逐梦”的高质量跃变,奏响新时代“海洋牧歌”。
如何“点海成金”?省政协常委、台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许勇铁提出,深化闽台渔业多领域交流合作,坚持控近推远,推广深远海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新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传统渔业迭代发展,以更广阔的视野“挺进深蓝”。
用海,更要“养”海。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蔡锋认为,要统筹陆海治理、河海联动、山海协同,推动形成全域全要素的保护治理新格局,探索海洋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听取与会人员的发言后,周祖翼表示,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突出海湾、海岛、海域一体推进,突出海洋传统、新兴、未来产业协同发展,突出海洋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并举,突出海洋合理开发、科学治理、有效保护“三管齐下”,全力做好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文章,打造高质量的湾区经济、高效益的和美海岛、高层次的开放海域,实现海洋资源保护开发的人海和谐。
“本次协商会既是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海上福建’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滕佳材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等重要领域建言献策,齐心协力助推全省做好海洋开发利用大文章。
浩瀚东海,潮起潮落。向着同一片蓝色,福建与海洋相拥逐梦的故事,仍在远航。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