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共筑产业新蓝图
——天津和平区政协建言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
和平区聚焦天津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业态高端、能级突出、规模集聚的“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万亿金融、千亿商贸,以及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航运服务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委员们深入东丽区国网无人机代工基地、和平区中医医院等实地考察调研,召开经济科技委员会全体会暨委员知情报告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座谈会等,与课题组成员分享先进地区经验。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9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在日前召开的和平区政协“立足城区资源禀赋,积极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区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王润田介绍着半年来的调研历程。
针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区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彭飞提出,“构建‘京津双城服务通办’机制和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设立‘跨省通办’窗口,实现高频事项跨域‘一窗通办’,确保疏解企业‘原名称沿用、原资质保留’,顺利入驻。”
“要健全信用约束与联合惩戒机制,加快构建消费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区政协常委、社会法制与民宗台侨委员会主任蒋宏建提出。
委员们还就融入天开高教科创园、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等提出意见建议。
“委员建议很及时,我们要紧盯非首都功能疏解,用好在津央企、招商大使等资源,打造‘云端对话’以及重点企业‘和平行’等区域协同品牌活动,搭建政企高效沟通平台……”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晨宇表示。
区科技局副局长井新硕也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核心区双向联动,融入核心区生态服务体系,协同打造天津市垂类大模型产业聚集区。
“委员们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细化完善我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副区长张健充分肯定委员建议,希望大家继续发挥独特优势,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我们要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和平金融、商贸、人力资源、航运服务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字信息、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谋划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区政协主席高宝江表示,要动员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宣传和平、推介和平,努力为优质产业项目对接、人才技术资金引进、闲置载体盘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张原 通讯员 马莹)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