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骑手们有了“避风港”

2025年07月28日 14:59  |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肖一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综合治理中心一楼,新就业群体矛盾纠纷调解部门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市政协委员、调解员刘东春翻开厚厚的案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正月初二,一位来自谷城县的骑手仍在武汉跑单。骑电动车途经一处小区时突然摔倒,导致骨折。“他联系我们时特别着急,说摔得站不起来,但没人管这事。”刘东春回忆,中心当即指导他先治疗、留存证据。后续核查发现,事故缘于小区内一处破裂的减速带——这处“路障”是导致摔倒的直接原因,而管理方是小区物业公司。

维权之路障碍重重,平台所属单位借口“未签劳动合同”否认劳动关系,拒绝工伤赔偿;商业意外险理赔远不足15.6万元的医疗及后续费用。调解中心将维权对象转为物业公司,对方起初否认责任、压低赔偿,经过多次跨区域沟通,终于达成和解,骑手获赔6万元,加上商业险共近10万元。

“这6万元不仅是医疗费,更事关劳动者的尊严。”刘东春一语道出调解中心的价值。在灵活就业形态下,骑手们常面临维权对象难定、责任模糊的困境,而调解中心恰如桥梁,打破“维权迷宫”。越来越多的“调解中心”成为骑手们维权的“避风港”。

新就业形态具有劳动关系灵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时间弹性等新特点,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也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的就业新选择和职业新赛道,对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提出新要求。用发展眼光看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新就业形态规范发展与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互促共进,正是这次调研的意义所在。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