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让艺术走进生活,架起心灵与创作的桥梁

“心中的彩虹”系列书画活动和紫砂艺术讲座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 “艺空间” 美术馆开启

2025年07月28日 17:40  |  作者:田福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7月28日电(记者 田福良)7月27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 “艺空间” 美术馆内人头攒动,“心中的彩虹”系列活动讲座在此温馨开启。书画陶艺家马大川依托正在展出的“溧阳松岺画院艺术作品展”,以艺术为纽带,探寻创作与心灵对话的深层关联,让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之美在现场尽显。

GetAttachment (6)

马大川老师从 “文人紫砂的起源” 讲到 “泥料鉴别”,层层揭开紫砂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面纱。

GetAttachment (7)

作为长三角文化联动的重要项目,“心中的彩虹”展览自 7 月 15 日启幕以来,便成为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碰撞。展览汇聚了溧阳四十余位艺术家的百余件艺术精品,涵盖国画、书法、油画、色粉画、水彩画、紫砂、陶艺、铜雕、根雕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不仅彰显着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底蕴与蓬勃的创作激情,更将溧阳的青山绿水与人文气韵融入其中,就像把生活中的美景与故事搬进了美术馆,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此次讲座,马大川老师从 “文人紫砂的起源” 讲到 “泥料鉴别”,层层揭开紫砂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面纱。文人紫砂发端于明末清初,以制壶名家陈鸣远为关键起点。这一时期,文人审美与紫砂工艺首次深度融合,让原本只是日常实用器皿的紫砂,有了艺术品格与文化内涵,从此,紫砂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成为生活中兼具实用与美感的存在。

GetAttachment (8)

“心中的彩虹”展览开幕以来,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碰撞。

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文人紫砂迎来中兴,陈曼生(陈鸿寿)的参与是重要转折点。他作为文人士大夫,介入壶型设计与铭文题写,还与制壶名家深度合作,推动 “诗书画印” 与紫砂工艺的融合走向成熟,形成 “字随壶传” 的特色。此时的文人紫砂,不再只是技艺的展现,更成为承载文人哲学思考与审美追求的载体,融入生活,成为人们表达生活态度的一种方式。

文人紫砂的魅力,在于它始终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过去到现在,不断创新发展。这场 “心中的彩虹” 系列活动,不只是艺术展览,更是一场让艺术融入生活的 “文化解码行动”,让大众能触摸、理解、热爱艺术。后续活动也将继续为生活增添艺术色彩,让艺术与生活的联结更加紧密。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