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福建省政协——
众“智”成城织密汛期“数字堤坝”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虽已渐行渐远,但受其外围影响,福建省中南部偏南气流、北部偏东气流加强,水汽和能量的输送也更加强烈,多地大雨滂沱的“台风氛围感”依然浓厚。
监测预警、调度支持、安全保障、信息化管理……如何以数字利器助力“千库联调”?在这一轮暴雨洪水防御中,全省多地防汛调度专家通过福建数字孪生防汛平台,为多座大型水库的精准调度、安全度汛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
“防汛‘一盘棋’,气象服务是‘先手’。”不久前,福建省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深入省气象局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在参观智能网格预报系统时不禁感慨道。
之后,省政协委员们深入福建孪生防汛平台的设计建设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数字水利设计研究所一探究竟。
数字孪生防汛系统出现在委员们的眼前,它将全省所有河流水系,3565个水库,1万多个水文、山洪、雨水情监测站的实时数据都汇集在屏幕中的地图上。点击每个水库节点,当地实时雨情、水情、历史洪水与调度方案等信息一目了然。
“科学调度水库,一直是防汛中的重大考验。”在委员们看来,防汛问题复杂多变,关系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大局。要以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强化预报、预警、响应一体化管理,特别是进一步结合GIS、AR、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各类防汛信息一张图管理,以“智”感知,把脉水位第一手信息,织密织牢汛期“数字堤坝”,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近年来,随着“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开启,全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升防汛智慧化水平,建设“两全三算四预八联动”的数字孪生防汛(千库联调)系统,在传统调度与专家经验基础上,水库调度数字化程度得到拓展提升。如今,这已是一个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基于海量数据、高度复杂集成的大系统。
“在立体特征明显、海陆差异显著的福建,希望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防涝智慧化水平,全面建立‘天、空、地、网’一体化立体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创新打造‘应急保障场景化管理’模式,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保障主动防御与高效处置能力,以提前做出预判、疏导人员避免损失。”委员们如是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底,该系统将更加优化,最终实现全省洪水防御“库堤闸站联动,上下游干支流联动,城内(防涝)城外过洪联动”,水资源调配“补水过洪联动,放蓄水联动,防汛抗旱联动,发电供水联动”,水工程管理“已建在建联动”。
(记者 王惠兵)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