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化解“里程焦虑”, “续航”绿色出行:九江市柴桑区政协持续助力办好电动汽车充电这“桩”难事
人民政协网7月29日电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九江市柴桑区政协紧密围绕全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等重点工作,精准聚焦电动汽车充电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商推动了一批充电桩基础设施落实落地。
截至当前,九江市柴桑区已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共计399根,其中,区属国有企业总投资1667万元,完成新能源充电桩点位建设21个,配备充电桩184根,累计产生订单9.8万余人次,为7100余位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
提案
中石化柴桑新城充电站内,30个60KW快速充电桩“严阵以待”,单日服务客户超170次,单车单次充电约40分钟,客户可享受
殊不知这里原本还是一座加油站,而其对面就是柴桑区第一小学,广大师生和家长对校园安全深表担忧,委员呼声也从未间断。2022年12月底,工商联界别委员在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快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集体提案,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该提案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由区政协主要领导负责督办。借着提案建言的东风,区政协组织主办单位与提案人和中石化等利益攸关方进行多轮协商,并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最终达成共识:通过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方式,将位于柴桑北路244号的中石化加油站改建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024年1月,该项目完成改造、正式运营。
如今的中石化柴桑新城充电站,集充电、洗车、停车、休息等多功能于一体,主要服务滴滴网约车、小型物流车、货拉拉车辆以及私家车等电动汽车,既消除了“给校园安全带来的隐忧”,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车主充电焦虑与停车难题,收获了政府与民众广泛好评。
为民发声:“边角地”成为“续航点”
“手机扫码就能充电,满格自动断电,再也不用为了找充电桩‘跑断腿’了!”每当说起柴桑区沙河街道河桥社区老桥头充电桩项目这项民生工程,“一河两岸”附近的居民无不交口称赞。
老桥头充电桩项目选址位于中心城区的“边角地带”,之前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将其打造成电动汽车的“续航点”,既是推动城市“金角银边”开发的创新之举,又是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据了解,为了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近年来,柴桑区各地各单位纷纷行动,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在此基础上,区政协进一步加大了民生类提案的督办力度,促成了老桥头充电站项目等一批“关键小事”办好,充电桩点位也从城区延伸至农村。
深度协商:“光储充”再迎“新机遇”
“今天的协商由我来主持,请大家围绕高速路口光储充示范站扩建主题畅所欲言,共商问题解决办法。”7月7日,九江市柴桑区政协组织开展“有事先商量•柴好办”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协商暨观摩座谈会,一开场,区政协常委、江投公司总经理蔡媛直奔主题。
协商过程中,与会政协委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先后抛出了充电站扩建即将面临的路面破损、卫生保洁、安全管理等现实问题,供电、住建、自然资源、城市管理和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现场均给予了政策回复,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光储充示范站扩建项目建设。参加观摩座谈会的市政协领导一行对此次协商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当地做好联动、结合、总结文章,努力推动协商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区政协主席柳鸿斌表示,将根据全区充电站布点安排,指导委员积极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全力助推贤母园、户外猩球等点位尽早建成并投入运营,形成典型经验、进行全面推广。(罗楚鹏)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