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鲁迅作骈体序文

2025年07月30日 14:11  |  作者:夏明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30年,左联作家程鼎兴与妻子金淑姿在杭州西湖结婚。刚刚度过蜜月,程鼎兴即到上海一家书局任职,金淑姿留守金华家乡。金淑姿把对丈夫的思念倾注于笔尖,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当时处于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可能是考虑到丈夫的安全问题,金淑姿的大多数信并没有寄出。

1931年中秋,金淑姿不幸病逝,年仅23岁。程鼎兴得知噩耗返回故里,在一个箱子里发现了爱妻一大叠没有寄出去的信。为表达深沉的悼念,他决定将妻子留下的123封书信结集出版。程鼎兴从事创作以来最为崇敬鲁迅,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转托同事费慎祥请鲁迅为这本《信》作序。

尽管鲁迅与程鼎兴素无交往,但金淑姿的信深深打动了他。1932年7月20日,鲁迅采用平时极少涉笔的骈体文作了一篇别致的序文,全文近400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金淑姿的同情和惋惜,也流露出对程鼎兴疏于关爱妻子的含蓄委婉的责备。事后鲁迅在致杨雾云的信中说:“那一篇四不像的骈文,是序《淑姿的信》,报章虽云淑姿是我的小姨,实则和他们夫妇皆素昧平生,无话可说,故以骈文含糊之。”

既然鲁迅与程鼎兴夫妇“素昧平生”,却又为何为其作序?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第九篇《同情妇女》中作了解释:“一不相识之人名程鼎兴的托费慎祥把淑姿的信送来求作序出版,以表示他怀念之情。从表面看来,是一番好意,但从淑姿的信里细看,他却是一个薄幸郎君,使淑姿赍恨以殁的。鲁迅深为淑姿抱不平。照此线索,复案序文,则全文便迎刃而解了。因是男方要求,鲁迅不便直斥,故隐约其词。”

1932年9月,金淑姿的《信》以新造社名义印发。出版后备受追捧,供不应求,很快于次年9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金淑姿的《信》被列入“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15种之第6种,于1985年11月由上海书店再次影印出版。(夏明亮)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