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陆小波接收镇江英租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和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约定开放镇江等10个城市为“通商口岸”。1861年2月23日,镇江知府师荣光与英国参赞巴夏礼订立开辟镇江英租界的约章,确定将距离镇江西门约3公里的空地租给英国。
1927年3月,北伐军占领镇江,镇江人民纷纷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收回英租界。北平英驻华公使给镇江英领事馆下达“暂时撤退”的训令,但英领事怀雅特不甘心拱手交出租界,仅愿和镇江商会接洽暂交租界事宜,以非正式的性质交还。
怀雅特1927年3月24日即致函时任镇江商会会长兼商团团长陆小波,表示愿意暂交英租界:“敬启者:倾承柱顾,畅谈为慰。本领事拟于今天十二时,将所有租界内巡捕岗位全撤。一切均祈贵会长转请警察厅长遴派警弁、商团团员,接岗维持,以期相安,是为感盼,并乞于午前分别派出为荷!”
陆小波认为此乃雪国耻、奋民心、安社会的大事,他率领商团团兵100余人,荷枪实弹、队列整齐,在镇江市民的欢呼声中进入镇江英租界,接收了英租界工部局及其他机构,并把租界16名华捕连同他们的长枪25支全部编入商团。由此,镇江英租界的历史彻底终结。
以非官方的商团接收英租界,在当时实属罕见。陆小波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创造了我国近代史上收回租界的新方式。陆小波由此声名鹊起,先后创办了百余家企业、数十所学校,为镇江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冷遹、严惠宇被尊称为“镇江三老”。(王荣 王抒滟)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