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从科技强走向产业强、经济强
——青岛市政协召开学习座谈会助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本报讯 近年来,青岛市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百强榜,青岛市从2019年的全球第80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20位,成为近5年来国内位次跃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不久前,青岛市政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第一组召开学习座谈会,并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先后到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开展调研,并召开学习座谈会。
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吕雪峰长期关注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发展,提及促进青岛市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他建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青岛市“10﹢1”产业及细分赛道凝练科学问题,建立“市级科研任务清单制”,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组织模式,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企业打破界限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协力开展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示范。
“我们深度参与了山东科技大市场及海洋科技大市场运营,将云端研发‘在线’和‘市场化’基因融入大市场,平台创新生态活力越来越足,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市政协委员、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秦军坦言,“作为青岛本土成长起来的科创服务平台型企业,我们前路虽光明,挑战依然严峻,希望继续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青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李玉海认为,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山东发展的龙头,唯有加速“两创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他认为,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创新”。将青岛的海洋科研、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策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优势,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跃升,是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能级的根本路径。
市政协主席孟庆斌表示,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引导委员立足自身领域、专业优势和界别特色,围绕强化平台支撑、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明确产业主攻方向、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围绕做强企业主体、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强化要素保障、激发深度融合活力等,积极开展协商议政,为推动青岛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陈小艳 陈笑蔚)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