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陕西榆林以“四零四热”推动榆台融合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09:05  |  作者:陈小雷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对台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聚焦台商所需,竭尽榆林所能,广泛团结、联络台湾同胞,以“四零四热”(“四零”即:零折扣兑现落实、零距离解难、零容忍干扰、零目标投资,“四热”即:台商投资热、台青创业热、台胞探亲热、台属心窝热)推动榆台融合发展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四零服务”暖台心

“神木市对入驻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的台资企业,以保姆式‘四零服务’帮助台商台胞排忧解难,生动诠释了血脉亲情割不断、同胞福祉大于天的深刻内涵。”台商洪嘉鸿表示。

榆林市对台企建立包保联系制度,通过深入学习宣传涉台政策,零折扣兑现落实国台办惠台政策“31条”和陕西省惠台“26条措施”。借助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把对台资企业支持纳入全市经济稳增长措施“30条”。2024年以来,接待台商台企8批次,支持台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人事教育部教育培训主管王振中是一名台胞,他说,“推动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通过名师讲堂、科普带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王振中为榆林能源化工产业输送了一批批新兴力量,获得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管理贡献奖。

榆林市推行营商环境“体验官”“红蓝章”审批模式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每月只一次”制度,建立涉台信访综合应用平台,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投诉举报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并积极融入市“131协调机制”,重拳打击网络犯罪和损害台企发展行为,切实维护台资企业合法权益,连续多年台商台企无拖欠工资、无安全事故、无信访案件,使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榆林的营商环境让台商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这次考察,促成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榆林经开区签订跨境电商合作协议,还有一家台企与榆阳区就高端铝生产项目达成初步意向。”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榆林参访团负责人表示。

“四热场景”催人进

1986年出生的刘悦悦,既是台属代表人士,又是九三学社社员、工商管理硕士,具有丰富的商业谈判、资本融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经验。2014年初,刘悦悦在榆林市双招双引政策感召下,来到神木市投资运营创业创新孵化中心,“为了给孵化器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高端智库,我从多家高校院所引进金融、财税、法律、科研等专业人才,组建以股权为主的产业基金、科技研发平台,为台企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刘悦悦信心满怀地说。

这背后,正是神木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的生动缩影。良好的营商环境迎来台商投资热、台青创业热、台胞探亲热、台属心窝热,为台商台企“扎根陕北、赢在榆林”树立了信心。

借助“陕渝台资企业产业对接会”“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等平台,开启台商台企投资热潮,推动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源源不断地向榆林集结,仅“构建开放新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陕台会榆林分会期间,就邀请60余名台商参加“榆台对话、共赢未来”产业对接会,签约意向协议6个、投资金额1670万美元。

前不久,陕西省台联邀请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议秘书长王吕刚赴榆林,就筹办2025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议开展专题调研。榆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台办主任任妮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暨台湾光复80周年,我们将以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议10周年庆典为契机,通过两岸同名经济圈资源优势,最大限度拓展合作渠道,增进两岸民间交流互动,推进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合作。”

在创业扶持与文化交融的双重驱动下,更多两岸交流成果持续涌现。依托神木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积极嫁接台商资源,做好在孵、入驻服务供给,引导台青来榆创业就业,注册登记5家台青投资创业企业。承办第九届中华文化遗产研习营活动,邀请52名台湾教师和青年学者参加,一起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打造“探索长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榆林与台港澳青少年长城研学品牌,仅榆林学院就与台湾5所高校建立友好协作,选派19批210名学生赴台交换,组织教师团组研修63人次,接待7支台湾教育机构访问团。

此外,榆林市“以乐为媒”打造了原创MV《等你归来》,表达对台湾同胞的思念,推动台胞回乡探亲、寻根谒祖。由国台办立项策划拍摄的纪录片《血脉》,讲述了台湾台南仁德区新田里李氏宗亲到横山区龙眼沟认祖归宗的事迹,进一步打好“亲情牌”,筑牢联谊“根梦魂”。应台湾新田里村的邀请,横山区李自成研究会一行,2013年赴台参加当地举办的李自成诞辰406周年庆祝活动。2014年、2017年,“台南大顺堂李氏宗亲故里行”一行两次来到横山区党岔镇龙眼沟,开展寻根祭祖和文化交流活动,并栽植两岸“同根树”,表达两岸同根同源和对祖先的追思之情。近年来,先后接待25批次考察团回乡探亲,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筹款40万元以上。帮助已故台胞陆万森先生“奖助贫寒优秀学生基金会”收回历史欠账,已累计资助16届1206人,发放奖助学金41万余元……

这些榆台融合发展故事的背后,是坚实的机制保障在托底。榆林市将市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纳入市委统战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县两级台办助力解决台胞台属就医、就业、入学、寻根等急难愁盼问题,把温暖送到台属心窝里。

“台湾和大陆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不论局势怎么变化,都不能阻隔我们寻亲祭祖的路。”在横山区龙眼沟村寻根祭祖的台湾同胞代表李文华深情说道。

(作者陈小雷系陕西省榆林市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