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尹晶华、孟令泉中国画作品展亮相桂林

2025年08月05日 08:50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8月5日电(记者 付裕)日前,“翰墨时音·尹晶华、孟令泉中国画作品展”于桂林画院美术馆举办,这也是两位画家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的首次联袂展出,更为两人“以画会友”增添“高山流水”的风雅意趣。

1

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扩大和丰富了画家的表现视野,加强了艺术家对外部现实的关注能力,从而也增大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翰墨时音’恰如其分——尹晶华的人物画反映时代风采,孟令泉的竹石则是文人精神的当代诠释。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敬畏传统而不囿于古法,并均以个性化语言突破程式。”桂林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桂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立红说。

尹晶华的画艺深受深圳这片热土的滋养,与深圳的文化事业同步成长。“斯土斯人”,这在他的《弄华香满衣》《香雪》《沉香》《过红秋叶落新诗》等写意都市女性人物系列画面上,可以明显感触到。在他的艺术实践中,现代审美思维和个人情趣交融的状态随处可见,他将女性美化育为人格真正独立的美好存在,从而承载和丰富了的东方女性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与墨竹始终占据着特殊位置,它们不仅是自然物象的艺术再现,更是文人精神的重要载体。孟令泉的美术创作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传统功底,更融入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他既虔诚地继承了文人画传统,又通过现代性的视觉重构使“竹”这一古老的绘画题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种“借古开今”的创作路径,得益于孟令泉的艺术启蒙根植在山东潍坊深厚的文化土壤中。

让广西书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孔令宇印象颇深的,是孟令泉把竹子当树来画,画出了花鸟画、山水画的意境,有厚度,亦有看头;同时他能把最黑的颜色与最绿的颜色结合起来,对比强烈,视觉效果又非常协调。在广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桂林市美协名誉主席白晓军看来,孟令泉的竹石作品,既延续了文同、郑板桥以来的文人传统,又以厚重笔墨赋予竹以当代精神象征:强调在“有”与“无”之间寻求笔墨的自由,其笔下风竹、雨竹、朱竹,或清瘦挺拔,或浑厚苍劲,皆以简练笔触传递丰富意象。

“尹晶华与孟令泉,一位来自鹏城深圳,一位扎根鸢都潍坊,地域的差异赋予了他们截然不同的艺术视角与创作风格。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因共同的热爱与追求而惺惺相惜,携手共进,以高品质的美术展览为桂林这座人文山水城市添彩。” 广西美协副主席、桂林市文联副主席许菁说。

中国美协民族美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广西美协名誉主席谢麟期待在多地艺术交流的基础上,桂林山水的品牌能够真正完成转型——就如由吴建国、伊红梅策划的此次展览上,八桂文化绚烂多彩、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岭南文化多元交融,其所生发的艺术面貌,一如林雨泉所畅想的,“翰墨时音”,地域美术的生态,也能够与时代同步发展。在桂林市文联主席何绍连看来,此次“翰墨时音”展览以“南北对话”为脉络,汇聚了两位画家的精品力作,既是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的交响,也是岭南文脉与齐鲁风骨的交融,为桂林文艺界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桂林不仅是造化钟神秀的胜境,更是人文荟萃、艺术交融的沃土。作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艺术创作与研究平台,桂林画院致力于推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桂林画院院长唐道一介绍,自去年起,画院倾力打造“桂林山水甲天下”品牌系列展,持续强化桂林画院的学术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南北艺术家的深度交流,更让桂林成为全国美术创作的重要纽带。“此次展览不仅是两位艺术家友谊的见证,更是齐鲁文化、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唐道一说。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