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乡村振兴
一朵白莲的产业密码
盛夏时节,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白莲进入采摘旺季。采摘工指尖翻飞间,饱满的莲蓬坠入竹篮——这不仅是丰收的日常场景,更是当地用“小特产”撬动“大产业”的生动注脚。
泰和县立足本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白莲产业,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同时,当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带动3000多农户实现就业,户均年增收达4000多元,其发展路径折射出县域特色农业的破局智慧。
泰和白莲的崛起,首先得益于对本土资源的精准解码。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富硒土壤与充足光照形成独特微环境,培育出的白莲具有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等特质。同时,泰和县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将白莲产业嵌入县域经济循环体系,通过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统一育种、统一施肥、统一采收,解决了传统小农经济“散、乱、差”的痛点。目前,当地白莲良种覆盖率已达100%,优质品率提升至85%,为后续产业链延伸奠定了品质基础。
更为关键的是,泰和县创新构建的产业协作模式,破解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在这一架构中,企业扮演“产业链指挥官”角色,提供优良种苗和全程技术指导,建设深加工车间将鲜莲制成莲子粉、莲心茶等20余种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连锁商超打通销路;基地则作为“标准化车间”,负责种植过程的质量管控;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和产品分成获得三重收益。
现如今,泰和白莲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盛夏的莲田不仅产出莲子,更绽放出旅游价值——在去年的荷花文化旅游节上,采莲体验、莲子宴、莲主题民宿构成了完整的消费场景,吸引20万游客,带动周边增收3000万元。而在沿溪镇,村民将老房子改造成“莲韵民宿”,月租金从200元跃升至1500元,昔日闲置的农房也成了“摇钱树”。
无疑,正是这种“一产筑基、三产赋能”的融合路径,让白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多功能载体。而泰和的实践更是印证了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立足“土”字做文章,依托“特”字创优势,围绕“产”字建体系,泰和白莲已走出了一条特色品牌之路。
当一颗莲子衍生出十几种产品,当一亩莲田创造三重价值,当小农户深度融入大市场,乡村振兴便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这朵盛开在赣鄱大地的白莲,也正在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案。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