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乡村振兴

黄皮果成为富民兴村的“黄金果”

——广东云浮郁南县政协委员齐心助力写好黄皮“大文章”

2025年08月05日 09:24  |  作者:本报记者 林仪 通讯员 陈炜菲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盛夏时节,果园飘香,一串串挂满枝头的黄皮成为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日前,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拉开帷幕,八方宾客齐聚一堂,共品中华名果、共赏绿美郁南。

这是郁南县连续第24年举办无核黄皮宣传推介活动。近年来,郁南县大力发展无核黄皮产业,通过举办“赏花﹢徒步”“音乐会﹢星空露营﹢创意集市”等,做强“土特产”文章,提升无核黄皮知名度。与此同时,县政协委员们积极发挥优势,通过提案、调研、协商等履职工作,推动黄皮产业与全县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助力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 齐心协力深耕产业链

在郁南“干园”,有两棵历经百年风雨的“产业母树”——无核黄皮母树。这两棵母树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活化石”,更是全县黄皮产业高质量腾飞的“芯片”,每年可提供优质接穗20万条,形成了“全球黄皮看中国,中国黄皮看郁南”的产业格局。

2023年,县政协提案和社会法制委员会提交《关于进一步优化无核黄皮产业结构,推动我县无核黄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要抓实无核黄皮良种选育推广、打造无核黄皮产业示范带等,得到了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予以落实。县政协委员们更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产品研发,推动无核黄皮产业做大做强。

县政协常委朱振雄创办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出多种无核黄皮深加工产品;县政协常委、郁南县富赢田田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锦波,携团队打造“智慧工厂”,研发HPP超高压低温灭菌等工艺,生产NFC(非浓缩还原汁)果汁饮料,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品创新。

现如今,走进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条黄皮深加工产业链运作有序,近20家企业进驻,开发饮品、蜜饯等50多种深加工产品,已初步构建了涵盖种植、加工、科技、流通及销售全链条的无核黄皮产业体系。据了解,郁南县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构建“科技﹢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管理”的全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价值。

■ 线上线下市场同发力

黄皮鲜果的保存时间有限,为了让无核黄皮走出郁南,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近年来,县政协从“小切口”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充分利用我县黄皮产业发展优势,与周边县市区合作,探索打造‘两广’黄皮产业交易流通集散地”“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开展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委员们的建议不断汇聚:“提出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积极开拓农村电商、网络直播等营销渠道,打造交易流通集散地,推动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把好品牌做成大产业,助推无核黄皮产业做强。”

目前,郁南县已将电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并不断加强对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同时,郁南县构建起“冷链物流﹢数字平台”体系,连滩镇农产品流通冷链示范园和广东供销天业(郁南)冷链物流园两大项目已打造完成,预计冷藏保鲜能力将超1万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拓展了无核黄皮的销售半径,延长了其销售周期。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清晨枝头果,夕至百姓桌”已成现实,北方的朋友和外国友人都能第一时间感受最新鲜的无核黄皮。通过电商助农、网络直播等新渠道,无核黄皮也实现了“出山进城、融湾出海”。

■ 打造文化IP兴产业

当下,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下,小小的黄皮果已成为郁南强县兴镇的“黄金果”、强村富民的“幸福果”。那么,该如何深挖无核黄皮的价值,向着百亿产业目标冲刺?委员们给出了思考后的答案:“黄皮节”无疑是一个好抓手。可以通过开展系列体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关联消费,同时开发黄皮主题文创产品,延伸产业文化价值。

委员们的建言成为了实践。2023年9月,县政协在建城镇举行无核黄皮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要搞好黄皮产业,宣传持续发力必不可少。”县政协委员提出,除了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外,还应将黄皮元素融入日常宣传中,展现特色黄皮文化和风采。同时,委员们建议充分发挥社会集体智慧,将黄皮文化节策划办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嘉年华,办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

委员们的建议为“黄皮节”升级开拓了思路,11大板块已精彩呈现。委员们还围绕黄皮的推广工作,提出了《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郁南县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建议》《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等提案,持续建言打造黄皮文化IP。

如今,委员们的建议正在落地见效,黄皮产业也正在逐渐做大做强,黄皮果真正成为了郁南县富民兴村的“黄金果”。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