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再髯公

2025年08月05日 10:59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胡厥文与周恩来的接触,始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重庆。30年的风风雨雨,他深深感受到周恩来给他的帮助、教诲、关怀和爱护。胡厥文常讲周恩来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业师,并看作自己一生的第一知己和最崇敬的一代完人。

周恩来病重时,不少人写信寄给胡厥文,还寄去不少治癌症的药方,要他转给医疗小组,想尽一切办法把周恩来的病治好。胡厥文亲自整理后,及时转达。周恩来逝世的噩耗传来后,胡厥文悲痛至极、放声痛哭、不思茶饭、茫然若失。当天他就写信给邓颖超同志,表示沉痛哀悼,要邓大姐节哀,并附“痛苦周总理逝世”的诗两首。诗中有“庸才我不死,俊杰尔先亡,恨不以身代,凄然为国伤”之句。当晚邓颖超就打来电话,要胡厥文也节哀保重身体。

1976年1月10日,胡厥文瞻仰周恩来遗容后,悲难不已,再次痛哭,并作诗曰:“掣电轰雷噩耗来,悲声动地兆民哀。精勤克俭谋群福,纬地经天济世才。严格通情俾众服,和平正义遍球栽。我生知己人无几,瞻仰遗容泪满腮。”随后又以《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周总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为题作四言韵文一首,决心以周恩来为榜样,激励自己,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并蓄上髯以志纪念。

9月9日,毛泽东逝世,胡厥文回忆当年毛主席几次对他的教诲,决心“悲痛化为力无穷,革命到底务贯彻”“庸才自愧一无能,誓跟党走心如铁”并蓄下髯以志纪念。有人当面问他,此次蓄髯要什么时候再剃除。胡厥文回答:“我坚信毛主席、周总理倡导的中国实现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的宏图一定会实现,到那时我再做‘薙髯乐’,镇日高歌乐太平。”自此,胡厥文又得了一个“再髯公”的美名。

胡厥文1945年发起组织民建,历任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央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主席,第四、五届中央名誉主席。曾先后创办上海新民机器厂、合作五金公司等,任总经理。抗战时任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曾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副市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宣传部)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