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周信芳以戏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京剧大师周信芳愤然与王芸芳等名角在上海排演了《满清三百年》(含《洪承畴》《董小宛》等),借古讽今,痛斥汉奸卖国贼,点燃观众爱国心。
次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战火逼近上海。周信芳改编了《明末遗恨》,剧本围绕明朝灭亡的惨痛,以“富家翁只知道鱼肉百姓,他把那国家事置若罔闻!”“兵是匪,匪是兵,长官造成”等唱词,讽刺腐败无能的民国政府和醉生梦死的权贵,台下观众心领神会。
1933年,周信芳率团北上,在天津演出《明末遗恨》时,一句“身为中国人,就是一行大罪!”令满场观众落泪。这时,戏掮客孙九龄想请他去日本、伪满洲国控制下的大连演出,周信芳断然拒绝。不料孙九龄耍滑头,先把定金塞给不知情的周母,自己溜了。为守信和养活戏班,周信芳无奈带团冒险赴东北演出。沿途颠簸,他目睹同胞在日伪统治下的苦难,更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七七事变后,周信芳毅然加入救亡协会,组织京剧进行抗日宣传。他在电台义播募捐,播出整部《明末遗恨》。成立“移风社”,在卡尔登戏院轮番演出。他还雄心勃勃计划创作《徽钦二帝》《宗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江阴屠城记》等6部抗敌新戏。
《徽钦二帝》上演21天,场场爆满,轰动上海,但迅即被日伪禁演。周信芳早有准备,立刻在舞台两侧醒目张贴《文天祥》《史可法》的演出预告,无声宣告斗争继续!敌人禁一部,他就换一部,《香妃》《董小宛》《亡蜀恨》《方孝孺碧血十族恨》……周信芳在戏台上与敌伪周旋,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周星)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