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党外知识分子

为创新沃土厚植民企担当——记全国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卢庆国

2025年08月07日 15:1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早上七点多到厂区,晚上八九点才离开,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卢庆国三十年来的工作日常。在员工眼中,这位带领企业走向世界的掌舵人,没有一点“大老板”架子:上班骑着一辆自行车,食堂里和大家同吃一样的饭菜,外出开会总是独来独往,从不带秘书。

“亲和、朴素,每天精神饱满,像上了发条的钟。”职工这样评价他。特别是公司初创那几年,夜晚想出的创新思路,第二天一上班就召集人到现场研究落实,下午下班时就要结果,从此晨光人在发展上就有了“小步快跑”的传统。多年来,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以民营企业家担当,带领企业从濒临破产的小厂成长为中国植物提取行业领军企业、全球重要的天然提取物生产供应商。他用“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的执着破解困局,以“顺势而为”的智慧引领发展,以亲和朴素的作风凝聚人心,在辣椒红、叶黄素等产品占据世界销量第一的背后,书写着一位实干者的初心与担当。

于困境中寻路,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企业发展没有一帆风顺,越是困难越要找对方向。”卢庆国常以这句话回顾晨光生物的成长历程。创业初期,面对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壁垒等多重困境,企业一方面薄利广销加快资金周转,锻炼队伍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向技术创新要效益,提高产品收率,降低溶剂消耗,并攻克辣椒带柄提取、逆流萃取等世界性难题,通过集成创新建成世界首条连续化、规模化辣椒加工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高上百倍。

辣椒色素和辣素提取因极性不同,行业内提取辣椒红时就将辣味素白白扔掉了。卢庆国觉得可惜,想能不能找到一种能同时提取这两种产品的溶剂,便让研发人员涉足到这个无人涉足的领域。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实验,最后发现了一种非常适合两种产品同时提取的溶剂,但这种溶剂容易产生过氧化物,有爆炸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卢庆国让人到北京遍访顶尖科研机构,没人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当一位博士提醒说色素为还原剂,可以还原过氧化物时,他们看到了希望,经过继续试验探索,最终确定了安全可靠的生产工艺,成本下降了近一半。

1

图:卢庆国在研发中心指导研发人员进行产品研发   

为了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卢庆国带领企业大胆“走出去”,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建加工厂和原料种植基地,靠工艺技术、装备和原料等优势的叠加,成为植物提取行业的“领头雁”。目前企业带动特色种植面积达180余万亩。“困难是常态,关键是坚持正确方向,顺势而为。”卢庆国让企业在产业链升级中抢占先机,斩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企业也培育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高级职称以上专家34人,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54%,成为河北省首家民营企业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单位。

“做企业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卢庆国深谙“顺势而为”的智慧。他敏锐捕捉到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将技术创新锚定“天然、健康、高效”方向,带领团队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3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承担93项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 。

情系西部大地,助力各族群众共富

我国西部地区有着适宜辣椒、番茄等农作物生长的独特自然条件,但长期以来,当地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对薄弱,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许多农户面临着“丰产不丰收”的困境。

彼时,卢庆国已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毅然决定在西部地区布局产业,通过建立原料种植基地和加工工厂,搭建起一条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帮扶的目光投向了我国西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以实际行动带动当地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

2

图:卢庆国在水飞蓟素生产线指导生产

在原料种植环节,晨光生物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的种子、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以及稳定的收购渠道。公司专门组建了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向各族农户传授万寿菊等作物的种植技巧,帮助他们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让农户们不用再担心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吃下了“定心丸”,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晨光生物在西部地区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加工工厂,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加工问题,还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通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他们掌握了专业的生产技术,成为了产业工人。许多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走进了现代化车间,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晨光生物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的辣椒、番茄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通过参与到产业链中,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奏响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和谐乐章。

以责任赴使命,为行业发展献策建言

在卢国庆看来,“顺势”不是被动跟随,而是主动创造趋势。当国际市场对叶黄素晶体纯度要求提升时,晨光生物率先突破制备技术,相关专利获美国授权;当行业呼吁标准化发展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109项国家、行业及国际标准,让“CCGB”品牌成为品质标杆。如今,企业获得授权专利450项,51篇SCI论文见证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正是“顺势而为”与“创新驱动”结合的必然结果。

作为第十二届至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始终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担起“为国建言、为民发声”的责任。他深知,议案建议不能凭空而来,必须扎根一线。为此,他国内国外考察调研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将企业发展经验与行业痛点、民生需求紧密结合。

在全国两会上,他聚焦中医药、植物提取、大健康产业等领域,提交了一系列有分量的建议,比如:加快将中药及配方颗粒纳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发展,让群众受益、国家省钱;建议扩大中成药集采范围,优化集采规则,助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关注大健康产业,呼吁加大集采力度,让质优价廉的中成药品惠及更多百姓。这些建议既有行业前瞻性,又贴近民生需求,多项被纳入政策考量,为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贡献了“晨光生物智慧”。

“履职不能走过场,要真正帮行业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卢庆国说,作为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把企业实践中摸索的“从跟跑到领跑”经验,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建议,让履职之路越走越实。

从困境中突围,在创新中领跑,于平凡中见真章。卢庆国用“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的闯劲、“顺势而为”的智慧、“亲和朴素”的作风,让辣椒红色素的“中国红”点亮全球,彰显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精神底色。(李耀猛)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