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协商建言

推进回收利用 破题塑料污染

2025年08月08日 10:34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要求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塑料回收利用作为破解塑料污染的破题之策,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2024年废塑料产生量约6200万吨,回收1950万吨,回收率31.5%,主要来源于废弃PET瓶、包装膜等,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五省回收量最大。再生塑料产量1640万吨,最主要产品为再生PET(占33%),华东、华南、华北是消费主体。

但目前我国塑料回收利用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一是回收体系待升级,低值塑料回收不足。先进回收模式推广滞后,多数地区仍采用人工回收方式,效率低,难规模化。低值废塑料(如软质包装)回收体系薄弱,物理回收率仅8.7%。

二是利用低端化、同质化严重。低端再生塑料比例高,高附加值原级利用少。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突出,国际竞争力弱。原因包括再生料添加无强制要求,民众接受度和市场认可度低。

三是再生技术亟待发展。国内以物理再生为主,对原料质量要求高,限制了低值废塑料利用。化学再生技术处于发展阶段,投入大、风险高,企业较为保守,应用推广缓慢。

为此建议:

一是升级回收体系,强化低值塑料回收。加大对先进回收模式的政策支持和推广,推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完善分类回收体系,加强前端分拣。针对低值塑料回收难、利润低的问题,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参与。

二是推动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促进废塑料行业与石油化工产业融合,扩大高端应用场景。制定再生塑料添加标准和要求,明确最低添加比例,引导企业使用。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接受度,培育市场需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三是促进塑料化学再生布局。建立化学再生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加快技术研发与应用,将其纳入循环利用体系规划。促进化学再生企业、回收企业、石化企业合作,构建完整产业链。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