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

智慧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2025年08月11日 09:58  |  作者:刘彤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注重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实现城市治理效能与民生服务品质的同步提升。这一目标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化表达,阐释了现代化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智慧城市将新兴技术融入社会治理,全方位顺应人民群众具体且实在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契合‘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精准获取市民的共性需求,迅速识别城市基层治理的堵点和痛点,并通过源头治理推动问题系统性解决,为治理‘城市病’和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数智化管理已成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重庆,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超特大城市,近年来聚焦解决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难题,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在服务群众出行、就医、养老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健全完善“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55.6%,交通拥堵时长缩短20分钟以上;推动“三医”协同,“医检互认”为群众节约就医费2.73亿元;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4.6万余个,建成“口袋公园”290座,1635家社区食堂惠及群众超500万人次,建成“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14个,城市生活更加宜居便捷。

黎勇所在的涪陵区也通过数字化管理模式探索出有益经验。例如,涪陵区敦仁街道以太平街片区全国完整社区试点建设为契机,依托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归集辖区各类数据30余万条,完成街道、社区、网格、楼栋、人员等信息立体空间落图,全面贯通“突发事件直报快响”“情指行・全民反诈”等应用。通过增设智能报警器,强化重点场所安全智能监测、重点小区重点人员智能管控和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及时服务,以智慧化发展推进基层精细管理、安全运行。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治理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使社会治理决策更具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黎勇说。

与此同时,黎勇在工作和调研中也关注到,数字技术为城市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在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方面还有一些梗阻。“当前,数据共享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不同部门之间数据格式、标准和系统不一致,导致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城市建设运营治理数字化底座存在短板,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许多老旧城区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大量设备因老化严重、无法联网等问题易发生破损或难以接入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困难重重。”

日前,全国政协召开“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聚焦如何提高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黎勇结合工作实践在发言中提出“智治、精治、综治、共治”的思路。

“其中,‘智治’是打破数据壁垒、整合数据资源,搭建覆盖市、区县、街镇三级智能化平台,加强全域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推动城市治理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精治’聚焦群众出行、停车、就医等难题,精准施策,力促城市公共服务高效供给;‘综治’强调构建多跨协同的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共治’则需贯通整合社区工作者、新就业群体等力量,完善多元参与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共治合力。”黎勇建议。

“人民城市人民建”体现了城市与人民的双向赋能。如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对此,黎勇认为,要继续挖掘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的巨大潜力,让城市智慧系统以民生痛点为优化导向,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拓展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场景,构建“AI﹢多元共治”新模式,一方面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另一方面发挥群众作为基层治理工作参与者的作用,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机统一。(记者 刘彤)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