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协商建言
建言有方守初心 履职有道担使命
作为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一员,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等职务的陈利浩把参政议政工作视为“主业”,多年如一日全心投入,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动篇章。
以创新思维服务改革发展
2023年9月,陈利浩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几点认识和建议》中,提出了“公有制新形态”的创新设想,并遵循“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提出“资产的所有和所用”的思路和机制,引发热议。
对于如何做好建言工作,陈利浩表示,首先,要在选题上做足功课,密切关注大局大势,确保建议具有前瞻性,特别要“清零”“空窗”;其次,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方能对症下药;最后,建议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要换位思考,分析落地实
“参政议政于我,不仅是责任与义务,更是机遇。”陈利浩感慨道,“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采纳后变成公共政策,或推动了社会进步,或促进了经济发展,或改善了基层民生,这份沉甸甸的获得感是我积极参政议政的内在动力。”
长期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探索,最终转化为丰硕的建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陈利浩围绕改革路径、发展模式、制度环境、自主创新、信息安全等议题方向建言资政,累计
以多元身份拓展协商民主
“作为一名非公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知识分子,企业经营的成功固然令我欣慰,但更让我自豪的,是在党派工作中找到的使命与价值,它让我能以更大的格局服务社会,惠及他人。”陈利浩坦言,正是这份对公共价值的执着追求,驱动他在履职中倾注了极大热忱。
作为九三学社中央的参政议政骨干,陈利浩曾多次参加民主党派中央的各类调研,就“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科技创新助力
“多年的履职经历使我认识到,委员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平台作用,运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才能让民意收集渠道多元且畅通,才能使收集到的民意全面客观有价值。”秉持这一理念,他不仅以九三学社社员、政协委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经济人士等多重身份积极建言,还充分发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广东省政协研究咨询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的智库角色,通过各种机制渠道提交建议。
2022年,陈利浩将自己近20万
以家国情怀回应时代命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陈利浩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用一份份“切中要点”的建议,奋力写好“新时代答卷”。
开辟开放新窗口、打造开放新平台,大流量的通商口岸是“刚需”,经贸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是“标配”。“但是,受制于地理环境,澳门没有深水港,使得‘自由港没有港口,窗口没有窗户’。”对此,陈利浩建议,通过粤澳合作机制,用高栏港的深水港资源激活澳门的自由港功能,在横琴配套支撑澳门自由港业务的产业,切实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珠江口西岸和广东高质量发展带来空前机遇,为推进“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
从理论探索到立法建言,从区域发展到民生关切,陈利浩的履职故事中,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履职智慧,更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生动注脚。
谈及履职感悟,陈利浩表示,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唯有以百倍的努力继续工作,报答党派,报答社会,为发展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