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涉疆涉藏

让雪域高原的孩子看到关爱,更看见未来

2025年08月14日 09:39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我是祖国大家庭里幸福的孩子,也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会用行动回报这份跨越千里的深情!”3月16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由上海松江援藏修建的云间体育馆内,“亮吧·格桑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以下简称“闵行慈善”)向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学生捐赠200副眼镜活动正在举行。初三年级的索朗拉珍动情地讲述了她关于“看清”的故事:“戴上这副眼镜,我惊喜地发现教室窗外的雪山变得棱角分明,黑板上的每一行字像是会跳舞的小精灵。”

这个曾经因家庭困难而不敢告诉父母自己近视了的孩子,如今脸上绽放着格桑花般的笑容。

“格桑”寓意为幸福与希望,承载着最质朴的美好愿景。在国家推进东西部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亮吧·格桑花”项目承载着特殊使命。“该项目旨在为困境家庭近视学生选配矫正视力眼镜。通过专业视力筛查、眼健康知识普及和科学防控干预,构建起全方位的青少年眼健康守护体系。”闵行慈善专职副会长鲍运刚介绍,“亮吧·格桑花”项目以“守护雪域雏鹰的光明未来”为目标,创新打造“预防—干预—教育”三位一体的高原青少年眼健康服务模式。

这一项目为何会来到西藏?这还要从2024年8月说起。当时,闵行区政协主席、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会长祝学军在走访慰问闵行区援藏干部时,了解到日喀则萨迦、江孜等县学生视力不佳,却因各种原因配不上合适的眼镜。

“孩子们眯着眼抄笔记的样子让我揪心。”在了解到具体缘由后,祝学军推动了由闵行慈善出资,区援藏干部协调的“亮吧·格桑花”慈善帮扶项目,精准资助近视学生选配矫正视力眼镜。

2024年9月初,闵行区政协秘书长、闵行慈善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朝阳安排专职副会长鲍运刚与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于诚灵沟通,并与日喀则萨迦县等地由上海援建或援藏干部任校长的六所学校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了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我们最早的方案是西藏的对接人员把学生们的具体度数给我们,在上海这边统一配镜发过去。但后来考虑到学生们有自己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女生爱美,因此还是希望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款式,这样才能经常佩戴。”相关工作人员道出了项目设计的用心良苦。

“于是,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亮吧·格桑花慈善帮扶项目申请表》。”韩朝阳介绍,各实施单位严格把控并监督从申请、体检筛选、审核公示到拨款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帮扶对象由学校按照最困难学生家庭倒数选定,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支持。

“我们江孜县有幸成为该项目第一期的实施地之一,2024年,江孜县闵行中学和江孜一中共有400名学生得到了宝贵的帮扶机会。”江孜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江孜县闵行中学校长黎春介绍,孩子们不仅获得适合自己的眼镜,改善了视力问题,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度显著提升,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

在祝学军看来,推动“亮吧·格桑花”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方面推动了西藏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设施完善、师资强化、资源共享等过程中,增进各民族间交流融合,为促进民族团结筑牢根基;另一方面改善了困难家庭学生的视力健康,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学习便利性。此外,还有效减轻了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为西藏学子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今年5月27日,第二期“亮吧·格桑花”慈善帮扶项目签约仪式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上,有关各方达成共识:将通过常态化、专业化的服务,持续提升高原学子的眼健康水平,助力他们在清晰明亮的视界中追逐梦想。同时,针对高原青光眼高发问题,项目组正在研究配发防紫外线的墨镜。“我们还要继续推进,做更多直击心灵、直接帮助到个人的项目,让孩子们从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祝学军表示,这也正是践行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本报记者 顾意亮)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