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灵活就业,保障托底!

——​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业界人士这样说

2025年08月14日 16:1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8月14日电 稳定就业,事关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提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审判指导、统一法律适用,落实我国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解释二》于2025年2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42次会议审议通过,将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解释二》第十九条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对于每天忙碌于我们身边,于风雨中为我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而言,《解释二》意味着什么?长期关注灵活用工、对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事业密切关注的业界人士,对于《解释二》施行又有哪些解读和期待?

灵活就业者,有劳动就有保障

“这是一场外卖骑手的权益觉醒与平台经济的合规革命。”谈及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张连起这样说。

张连起表示,《解释二》以法律刚性终结了社保缴纳的“灰色地带”,明确规定任何“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用人单位必须为所有雇员(含兼职、临时工)缴纳社会保险。这一变革被业界称为“最严社保新规”,尤其对长期游离于社保体系外的1200万外卖骑手而言,意味着从“算法囚徒”到“职业人”的身份跃迁。“可以说,《解释二》不仅撕开了平台经济‘去劳动关系化’的旧模式,更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迈向实质公平的关键一步。”张连起这样说。

在张连起看来,《解释二》直击了新就业形态的重要痛点——劳动关系认定模糊问题,明确只要平台对劳动者存在“支配性管理”(如派单规则、奖惩制度、收入依赖等),即应认定为劳动关系。未来,骑手只需证明“用工事实”即可主张权益,例如因算法超时配送导致事故时,平台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而非以“非员工”为由推诿。这种“事实优先”的认定原则,将彻底改变2亿灵活就业者“有劳动无保障”的困境。

“靴子”落地,新的思考又开始了

事实上,《解释二》并非新规,而是针对《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未明确的规则制定了细化标准。

2023年年初,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1%,包括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整体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每人平均参保的社会保险险种只有1.46个。其中超60%的即时配送骑手未参保基本养老保险,38%以上未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整体参保占比甚至低至22%。

在外卖骑手小李看来,虽然一开始入行时是灵活工作时间,但干到目前也算是全职了,据他了解,有的骑手所在平台对于类似“全天候”外卖配送员的认定就是正式员工,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另一些平台由于采取劳务外包制,骑手与平台之间没有直接的雇佣关系,那这部分骑手的社会保障就与承包公司密切相关,对于《解释(二)》的落地“分量”,大家也还在观察中。

“当非传统劳动关系突破了原有劳动法律框架,灵活就业者不应因实现了就业的灵活性而让渡自己未来特别是老年阶段的社会保障享有权。作为实际使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外卖平台,其合法合规的用工成本也不应与商业利润形成对立,反而应当成为进一步优化经营逻辑、践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构成部分。”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前会长庄聪生表示,给予灵活就业者托底保障,是平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庄聪生同时强调,要密切关注新增人力成本的消化机制。“当前,一些民营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如果短时间内比较大幅度地增加传统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人力成本,可能会给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出现新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应高度重视。”庄聪生表示。

在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贾楠看来,法律层面的解释及时有效,与此同时,业界也应从灵活就业产生的逻辑出发,考虑是否也应将行业解释或“确权”工作提上日程。比如:是不是建议灵活用工逐渐向固定工作转换;同时针对有些小哥担心老了领不上养老钱的问题,平台经济也有责任或义务联合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宣介和释惑。

在张连起看来,社保全覆盖正在倒逼平台经济重构成本逻辑。尽管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短期成本阵痛(如北京包子铺为5名员工参保后月成本增加1.3万元),但头部企业是有能力覆盖这些成本的。加之《解释二》同步强化了违法代价,“企业需补缴欠费并按日加收0.05%滞纳金,劳动者还可主张N倍月薪的经济补偿”,这也使社保缴纳从“道德选择题”变为“法律必答题”,此前的“先行者”们通过直营化用工模式虽短期拉高了成本,但也换取了骑手忠诚度与品牌美誉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平台企业或将迎来“合规者生存”的洗牌时代。

多方协作,守护“贴心人”

外卖小哥,快递配送员,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贴心人。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是近年来各方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2021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平台用工关系,并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作出明确要求;202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覆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已有超1000万人参保。

《解释二》落地在即,长期关注外卖快递配送员社保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曲伟近期拉着不少外卖小哥聊起了天。经他总结,此前,由于外卖行业的特殊性,外卖快递小哥的劳动关系较为复杂,社保缴纳情况参差不齐,这不仅影响了外卖小哥的个人权益,也制约了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

“《解释二》的施行将有效促进相关行业的规范化。以往由于社保问题不明确,一些不良平台或中介可能会钻空子,损害外卖小哥的权益。现在,有了明确的社保规定,行业竞争将更加公平有序,有利于淘汰一些不规范的小平台,促进相关行业的整合与升级。”曲伟表示,《解释二》还将增强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消费者在选择外卖平台时,除了关注菜品质量和配送速度外,也会越来越关注平台对骑手的保障情况。一个重视骑手权益的平台,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当然,稳住灵活就业大盘子,还需多方共同努力。考虑到《解释二》施行又可能使相关平台运营成本增加的情况,我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加强监管等方式,帮助平台缓解成本压力;平台应加强对社保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并吸引人才;外卖小哥自身也应增强对社保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参保。这样才能实现在辛苦工作的同时,拉满自身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曲伟这样说。(崔吕萍)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