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人机共生时代,职场有啥新生态?——在智联招聘与北大国发院联合主办的这场论坛上找答案
人民政协网8月15日电 从过去的招人管人,到现在既要管人事也要用好AI,到未来还要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机器管人,HR团队肩上的担子可谓越来越重。但作为企业“新鲜血液”的“注入”者、事业发展的“后勤部长”, HR既应怀“没有人比我更希望你成功”之心,更应具备在人机共生的新就业形势下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创新企业发展环境之能。
“人工智能时代,职场人士将进一步拥抱人机共生这一工作状态,HR应思考如何让每一个职场人重新定位自己、重新找寻自己的方向感。”在8月14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发院)、智联招聘与CHO100联合主办的第36期《承泽论坛》暨“人机共生:HR战略的智能重塑”818主题论坛上,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在开场主持时就抛出了这一观点。与会专家也纷纷表示,“人机共生”并非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组织文化、管理哲学和人才战略的全面升级。HR的未来就在于在智能与人性之间找到平衡。
本次论坛
北大国发院教授杨壮在《AI时代的领导力革命》主旨演讲中强调,领导力不是控制人,而是解放人,激发人,成就人,这一点在AI时代更为重要。AI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人才需求领导力包含的思想领导力、专业领导力、品格领导力,在未来可能演变为三大核心能力,即数据智能决策力、人机协作领导力、人文关怀与价值观塑造力。
北大国发院助理研究员、北大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则从全球化视角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她指出,在AI加速全球人才流动的背景下,更需要“人机协同”弥补人才短板。AI不是替代人,而是把语言—流程—合规—市场—人才的碎片拼成闭环。用“人定目标、机做重活、人机共同复盘”的机制,既补当地的短板,也补齐外派人员的在地语言与文化短板,最终把组织学习与业务结果同步放大。
在《从“事务管家”到“人机指挥官”HR战略角色的升维》的演讲中,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高岚分享了联想在AI+HR领域的创新实践。她表示,“AI时代,人机协同是关键”,并设想了五个阶段的人机协同模式,即AI从基础性工作辅助,到AI迭代内容及产出、AI自主工作、人更多和AI打交道,到最终AI成为个人工作教练,随时提供反馈和指导。“未来的HR必须成为‘人机指挥官’,做好人才战略实施。而统筹人和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将是今后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挑战。”但她表示,坚信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重要的是要加强员工体验。
新浪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周俊哲以新浪数字化转型为例,提出“AI时代HR的核心角色是组织变革的催化剂”。他表示,“AI战略下,从组织角度,面临组织重构、流程变革、文化变革,从人才视角,一方面,人才结构和能力要求将会发生变化。跟随业务使用AI的节奏,HR发起组织和文化的变革,为员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通过提供平台、资源、能力提升的方式,提升员工整体的AI应用能力。搭建平台、匹配资源、造势赋能、率先垂范,是当下HR应该做的。”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
“人机共生的核心是重新定义‘人’的价值,最佳雇主评选依然致力于寻找在新时代对员工好、和员工一起成长的企业。”
在组织进化的过程中,HR起到关键性作用,
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专家围绕“HR如何在技术洪流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展开讨论。
王进杰提出“领导力即影响力”,强调职场人需平衡业绩、人格魅力与领导认可。在AI变革时代,持续学习力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能力。
周俊哲分享了新浪在AI浪潮下的挑战与机遇,指出技术革新既带来效率提升,也对人才结构提出新要求。
高岚则从“人机指挥官”角度探讨人才选拔逻辑,强调人岗匹配的重要性,强调专业与管理双轨晋升制、人岗匹配公平性铁律。
围绕未来职场核心能力、人类不可替代的价值等共性问题,与会专家认为,面对AI的冲击,高阶思维能力、情感共鸣与创造力将成为职场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崔吕萍)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