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要闻

宁夏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支招促消费

让更多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2025年08月16日 08:5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8月16日7版)-让更多老百姓能消费、(7961486)-20250816084655

(8月16日7版)-让更多老百姓能消费、(7961484)-20250816084728

(8月16日7版)-让更多老百姓能消费、(7961478)-20250816084814

(8月16日7版)-让更多老百姓能消费、(7961480)-20250816084843

(8月16日7版)-让更多老百姓能消费、(7961482)-20250816084846

立秋节气刚过,宁夏大地日渐铺金叠翠,展示出丰收景象。一样红火的,还有当地的消费市场——近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63亿元、增长6.2%。

采访中记者得知,宁夏在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士积极助力、建言献策。

首发经济要从“热词”变成“热能”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其中,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明确成为2025年扩大内需的重点举措之一。

首发经济包括新开首店、新品首发首秀、新服务首推、演出首演、赛事首赛等形式,是当前引领消费潮流、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宁夏发展首发经济的成果如何?

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戴培吉介绍,宁夏首发经济还处在发展首店阶段,2019年至2024年,全区共引进各品牌宁夏首店374家,以餐饮、零售业态为主,涵盖文体娱乐、儿童亲子、生活服务等领域。

银川作为首府城市,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品牌宁夏首店301家。“去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27亿元,同比增长6.1%,绝对量占全区60.1%。”银川市商务局局长王芳表示。

宁夏首店经济撬动了市场新需求,有效带动了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银川市消费市场有限,部分首店因客群基数小、复购率低导致经营亏损。

如何让首发经济的短暂“流量”变成长期“留量”?多位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自治区工商联主席何晓勇认为,首发经济重在“首”和“新”,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一些企业只是简单地模仿或跟风,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024年银川市当年引进的130家首店中,餐饮业态占比近半,其他如潮玩、沉浸式体验等创新业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何晓勇说。

何晓勇表示,“首发”引来的流量不会自动转为“留量”。只有秉持链式发展和产业生态集聚理念,将首发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向产业链各环节、全周期转变,推动形态从单一的商圈经济向多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圈转变,才有望避免首发优势“昙花一现”,使首发经济真正成为持续激发消费潜能的内生动力。

民建会员、银川建发集团董事长杨志泰认为,存量时代,首店意味着独特与流量,是项目打造差异化竞争的“宝器”。他建议,在加强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经营的同时,要加大以商招商力度,政企合力扩大商圈经营边界,不断挖掘首发经济,增加多元化消费场景,让人气聚起来、消费热起来。

民盟盟员、中国广电宁夏网络公司高级工程师叶金从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宁夏首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资金不足、物流成本高、消费能力弱等诸多挑战,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多部门通力合作,在相关扶持政策上持续发力,政策打包叠加推送,让更多首店、首发、首秀、首演在宁夏真正扎根生长。

大家认为,发展首发经济若脱离当地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很难形成链式发展和产业生态集聚的效应。银川等中小城市则更需紧密结合自身禀赋和特色,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首发经济赛道。

另外,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当前宁夏已初步形成区、市、县三级联动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自治区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针对第三方引进品牌首店给予最高50万元、首发首秀等活动最高20万元的奖励;银川市对首店给予最高20万元装修和租赁补贴;兴庆区对首店引进、装修补贴和首店运营均提出奖励政策,其他市、县(区)也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相关激励措施。

采访中,大家纷纷表示,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宁夏的首店经济必将进一步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助推“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暑假期间,地处黄河之畔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迎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漂它几十年,赛过活神仙。”在景区沙坡头羊皮筏子工艺展示区,许多游客驻足了解羊皮筏子制作工艺。宁夏大多时候晴空如洗,黄河蜿蜒流淌,将西北的辽阔壮美与江南秀色的柔美完美结合,成为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随着旅游消费成为大众美好生活的标配,如何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动“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成为宁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共同思考的问题。

民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副主委陈艳菊给出一组数字,据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统计,2024年11月末,宁夏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909.39亿元,较上年增长7.8%。“这显示,自治区居民消费趋于谨慎,存钱避险心态较重。”

如何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陈艳菊建议,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收入,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另一方面要培育消费增长点,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比如以智慧商圈、文创经济、首店经济等为抓手,努力打造“塞上·凤凰幻城”、沙湖不夜城、漫葡演艺小镇、“沙漠传奇”等宁夏旅游新IP,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同时,支持市县特色街区和地理标志产品经营,升级“农村大集”消费场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培育娱乐、电子产品、有机食品等消费新热点。

对于陈艳菊的建议,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副主委王波表示认同。他同时提出,宁夏促进文旅消费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短板弱项:一是旅游服务要素协同性不足,如一些景区内餐饮以快餐为主,缺乏宁夏本土特色;二是旅游产品缺乏地方特色,个别旅游景点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地市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单一化、水平低,数量、质量、规模等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如强迫购物、擅自变更行程、拒绝履行合同等问题时有发生。另外,还存在住宿设施及服务质量不高、网红景点排队等问题。

王波建议,要积极拓展文旅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文体旅特色“吃住行游购娱”体系,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在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打造非遗工坊,打造灯光秀、沉浸式演艺节目,优化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政策供给,开展“畅游宁夏·文旅惠民”文化旅游消费等活动,用好用足“引客入宁”奖补措施,让外省市以及国际游客畅游宁夏;打造城镇“五大特色街区”“十大乡村集市”,发展绿色、健康、品牌消费等,打造一批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假日消费、冬季消费集聚示范区;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住宿、餐饮、景区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对出租车欺客、拒载、不打表乱收费等现象及时查处。

而在文旅融合的大框架下,还有一个领域潜力巨大,那就是演出经济。近年来,演出经济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达796.29亿元,比2019年增长39.14%。演艺产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能,成为消费热点与文化亮点。

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党员陈中伟表示,近年来,很多地区将演出经济视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大力推进,而宁夏在近十年间却很少举办大型演唱会。

“区内众多歌迷、追星族及音乐发烧友,常常为观看心仪的演唱会远行,一趟行程短则两三天,长则三四天,算上门票、餐饮及住宿等费用,花费少则2000元至3000元,多则超过5000元。”陈中伟呼吁宁夏高度重视演出经济的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提高演出经济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全力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各种演出活动。

陈中伟还建议,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演唱会场地周围广泛宣传宁夏特色、知名旅游景区,精心制定合理观看演唱会和游览景区的特定线路,让歌迷和游客在激情赴宁观演的同时,“顺访”宁夏各大旅游景区,使“观演﹢旅游”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演出经济激活一座城”在宁夏成为现实。

(记者 范文杰)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