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三医”协同发展的破题之道

——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吴明

2025年08月18日 15:39  |  作者:杨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应协同发展,以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月17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吴明在2025西普会(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上表示。

医疗、医药与医保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医疗是医药的应用场景和医保的服务对象;医药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受到医保政策的影响;医保则为医疗和医药提供了支付保障和政策引导。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提供了有力保障。

吴明介绍,从“三医”改革的设计上来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核心机制,通过“打包”支付,如DRG/DIP等,使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从“通过增加业务收入获利”向“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控制不合理成本获利”转变。医药方面,降低药品耗材价格是关键举措,通过国家组织集采,改变医药市场的竞争模式,切实压低药品耗材的采购价格,为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控成本机制创造条件。医疗方面,改变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模式,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调动其积极性是目标,因此要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及医务人员薪酬改革方面发力。

“三明历经十余年探索,通过建立高效的医改领导体制和跨部门协同、权责清晰的管理机制,持续探索和推动‘三医’协同改革的路径和机制。并在规范医药市场、医疗行为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管组织体制和健康保障体制,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可复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其核心经验已被纳入国家政策框架。”吴明坦言,‌目前,我国在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集采以及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相对滞后、医保支付规则需进一步完善等。

对此,吴明建议,深化“三医”改革要抓住重点,打通“堵点”,形成“三医”机制协同联动闭环。要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完善DRG/DIP的支付规则,药品耗材集采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扩面,改变竞争模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医药和医疗市场公平、有序竞争。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建立与服务规范、质量效果改善、成本控制等绩效挂钩的经济激励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同时,推进按人头付费,促进分级诊疗、医防融合,发挥医保为健康改善付费的作用。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