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资讯 多彩旅程 美丽中国 茶旅人生

首页>休闲>资讯

以绿色文旅赋能云南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2025年08月19日 15:05  |  作者:陈姝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陈姝延)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回望,云南省始终以旅游转型升级为核心牵引,不断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大力促进文旅消费增长,而旅游行业也正通过革新运营模式、优化管理机制、升级服务品质等举措,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探索出特色路径。

这种绿色发展的实践,在基层景区的建设与运营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在普洱市思茅区,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公园便是典型代表。随着景区的持续发展,当地农户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周边农家乐数量随之大幅增加,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更重要的是,景区发展还带动了周边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持久活力,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实效。

据湄公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湄公河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旗下多个景区的运营,为当地村民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

除了带动就业与增收,如何在文旅发展中传承好民族文化,是云南践行“两山”理念的另一重要课题。对此,湄公河旅游负责人介绍,企业正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例如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当地独特的“太阳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结合,既为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又让濒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技艺在文旅场景中重焕生机,形成了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普洱茶马古城旅游小镇则通过沉浸式剧场、“穿唐越宋”主题活动等创新形式,让厚重的茶马古道文化与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活”了起来。

“云南自然资源富集、民族文化繁盛,唯有将这些优势资源融合转化为价值核心,才能让绿色旅游持续发展,提升‘旅居云南’品牌竞争力。”湄公河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后在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过程中,将坚决避免大拆大建,且会招用大量周边少数民族村民入职 ,让他们以“本地人”的身份为游客讲述云南故事,成为“旅居云南”最鲜活的代言人。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企业将聚焦自然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通过与更多地区共享绿色发展经验、共谋产业合作路径,推动云南文旅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向中南半岛延伸,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引导文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持续绘就云南绿色文旅新画卷、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