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政协历史

船藏“表兄”赴武汉

2025年08月20日 09:13  |  作者:江旺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工农群众及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一片血雨腥风笼罩在武汉三镇和黄冈等地。国民党反动派四处张贴布告,以百元大洋为奖赏,通缉“共党头号犯”董必武。

董必武早已得知通缉,知道蒋介石手段是残酷毒辣的,李汉俊、詹大悲等革命志士已惨遭杀害。如何躲过敌人的追杀?他首先想到家乡的同窗好友、时任鄂城县县长的李愈友,并打算去投靠。但他又迟疑了,相信同窗好友会接收他的,但不能因此连累他一家。

于是,董必武以李愈友表兄的身份,走进了湖北鄂城县府大门。

笔者曾多次采访李愈友重孙李尊寿,据他回忆:李愈友一见董必武,便知好友是到此避难,急忙将董必武引进自己书房。董必武用迟疑的目光打量着家乡的同窗好友,并说:“你这里如果有困难我马上就走。”李愈友说:“老弟呀,你既然来了,怎么又说要走,我就是丢掉乌纱帽,豁出身家性命,也保护你。再说,当年我要参加共产党,你叫我就在国民党内干,不是为了这些吗?”

董必武点了点头说:“我要小心行事,要守好表兄身份,不能让你作大的牺牲。”此时,李愈友夫人胡偕三轻轻地推开书房门,进门见到了董必武,顿时一怔,董必武急忙起身说:“这不是嫂夫人吗!”胡偕三脸上立即现出笑容,上前扶董必武落座,并给董必武倒了茶。

李愈友夫人胡偕三,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詹店镇大塘塆村龙井窍塆人,虽是农家之女,未曾上学,不能识字断文,但贤淑识礼、聪慧能干,是李愈友患难与共的贤内助。

“表兄”来到,非同小可,如何密藏好“表兄”不是小事。正当李愈友在办公室陷入沉思时,夫人胡偕三来到了办公室,见李愈友紧锁眉头不展,知道他的心事,便说:“我看让董先生在有书有报的县府档案室躲藏比较合适。”李愈友皱眉说:“档案室离县府有段路,那由谁来给董先生茶水和饭菜呢?”胡偕三急忙回答:“这个事由我来负责!”李愈友听罢,眉头舒展开来说:“你负责这个事我就放心,那就有劳夫人了。”

于是,李愈友立即安置“表兄”在有书有报的县府档案室躲藏,让“表兄”在密室安静地读书看报。

两周之后,李愈友接到省府通知:“据悉,通缉犯董必武可能在你县境内……”董必武知道后执意要离开鄂城。李愈友也明白,虽然上峰的通知没有肯定董必武在鄂城,但鄂城肯定不是董必武的久留之地。武汉与鄂城虽然不远,但车站码头处处有敌特,弄不好董必武就会被抓去。如何送董必武安全出鄂城去武汉?李愈友一时犯了难。

这天,来到公馆送水的夫人胡偕三见丈夫焦虑不安,又是眉头紧蹙,在公馆里来回踱步,知道他在为董先生不能出鄂城而犯难。她上前拉丈夫坐下,并说:“鄂城是产棉的地方,运送棉花的货船一天要去武汉几趟,押运的人多是我们黄安老乡,不妨让董先生躺在棉花包里去武汉。”李愈友听罢,紧蹙的眉头又一次舒展开了,笑眯眯地说:“夫人这个办法好极了。”胡偕三接着又说:“好是好,但要安排具体细致,不能有半点疏忽。”李愈友连连点头,立即将此办法转告董必武,董必武也觉得此办法好,可以不露痕迹出鄂城。

于是,李愈友与夫人胡偕三一道,迅速行动起来,秘密地安排相关事宜,让董必武顺利藏进了棉船,安全出了鄂城到达武汉。当年12月,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董必武东渡去了日本。

(作者系湖北省董必武研究学会会员,红安县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