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滚动资讯

行”于远方 “走”进内心:鲁东大学鲁利童辛“广秀” 志愿服务支队井冈山上“行走”的思政大课

2025年08月20日 11:15  |  作者:滚动资讯  |  来源:大众网 分享到: 

2025年夏,殷红的井冈山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实践。鲁东大学鲁利童辛“广秀”志愿服务支队,怀揣赤诚之心,奔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了为期9天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支队成员以脚步丈量信仰高地,以心灵体悟精神伟力,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教学、实地体验等多元立体形式,打破时空壁垒,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实践,在“行走”中共同上了一堂深刻、生动、触及灵魂的思政大课。

理论筑基,行走中构建思政大视野

行程伊始,支队便紧扣“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核心。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国防教育和卫国戍边》的专题课堂上,历史的硝烟与英雄的壮举在讲述中重现。理论学习并非囿于课堂,更延伸至历史的现场。行走于黄洋界的险峻哨口、革命博物馆的厚重长廊、茨坪旧址群的斑驳墙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理力量变得可触可感。这段扎实的理论“行走”,为青年们贯通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宏阔视野,启迪他们将个人成长坐标锚定于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情感共鸣,行走中培育思政大情怀

在“红军后代话初心·讲家风”的访谈里,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让无声的信仰变得滚烫。行走至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重温誓词,无声的缅怀化为前行的深沉力量。在“三湾改编”的情景再现中,成员们化身革命战士,亲历抉择的艰难与信念的纯粹。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激昂的革命歌谣在“音乐党课”和自发的“致敬荣光·礼献八一”红歌快闪中唱响,质朴的歌词与铿锵的旋律,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共鸣。这趟情感“行走”,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信仰悄然扎根于心田,厚植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意志锤炼,行走中锻造思政大格局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目标在亲身体验中锤炼。学编红军草鞋,粗糙的草绳缠绕指尖,锤炼的是不畏艰难、自力更生的坚韧品格。烈日下,脚踩泥泞山路,肩挑简易行囊,重走挑粮小道,汗水浸透衣衫,每一步都是对革命先辈顽强意志的致敬。走进农家自制红军餐,粗茶淡饭间品味军民鱼水的深情。编草鞋,磨砺的是意志;行山路,丈量的是担当;品粗粮,承载的是情怀。每一次身体力行的“行走”,都是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淬炼,锻造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担当。

实践躬行,行走中书写思政大担当

秉持“力行以致知,知进而行远”,支队将行走的感悟化作服务奉献的星火。精心制作“微党课”,用“青言青语”生动讲述井冈故事,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行走深入神山村、柏露村等乡村社区,围绕革命老区振兴、红色资源保护等核心议题走访调研,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青年智慧为老区发展献策;更立志将井冈精神带回校园、走进社区、融入日常,开展“三进”宣讲,将井冈山精神带回熟悉的生活场域,让信仰的力量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薪火相传。

九日井冈行,一生赤子情。这堂以井冈山为课堂、以历史为教材、以实践为路径的“行走”的思政大课,已在青年心中刻下深深烙印。鲁东大学“广秀”支队成员们将带着“行”于远方所获的力量,继续“走”进内心更深处,让井冈山精神的光芒照亮前行的每一步,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乔冠豪 程宗宇)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