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作家盛蕾《我的博物馆》图书分享研讨会在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会客厅举办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0日电 8月8日,作家盛蕾《我的博物馆》图书分享研讨会,在北大纵横四楼作者面对面会客厅举办。
此次活动由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出席分享研讨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著名作家任启亮;中国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顾问、研究馆员顾犇;中国著作权协会副会长、著名作家王子君;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著名作家程黧眉;著名作家、诗人剑钧;经济科学出版社第四党支部副书记邱天;纪实文学作家曾金胜;女作家叶子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专员、高级工程师石剑飞;形象设计师金琪等嘉宾出席。北大纵横主理人芳卿、刘瑞春、导演柴金龙等参与了讨论。《我的博物馆》作者盛蕾主持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介绍了《我的博物馆》一书在国际的影响力以及“人类个体博物馆”这个全球首创概念带给大家的启发。
作者盛蕾从“人类个体博物馆”概念的创造由来、《我的博物馆》一书的内容分享,以及“人类个体博物馆”未来拓展三个方面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解读和分享。席间,嘉宾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这本书以及概念的理解,并对盛蕾与作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任启亮认为:《我的博物馆》这本书以及它所创造的理念对国家和世界的作用,较个体而言更为突出。它有两个独到之处:一是它是目前唯一不依赖于实体存在的、抽象的、建筑在精神层面的博物馆,这是一个创造。此概念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二是它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深的意义。人类个体博物馆是国家、民族、社会等各类各层级博物馆的基础。这本书以一位个体的存在,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面貌,反映了国家的进步,反映了科技的发展。这本书属于“个人”,但更属于“世界”。
程黧眉指出:盛蕾的作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她的作品不是靠“文笔”取胜,而是靠“思维”取胜。她的作品文笔感性,但内核是理性的,这个特征使她超越了许多女性作家;同时,她的作品特别有灵气,让人手不释卷。这部作品让我们感到一个人的尊严、命运、荣誉甚至审美都非常重要,个体和世界是关联的,盛蕾是通过“个体”走向“世界”的。期待“我的博物馆”未来在力度、深度、广度上再继续沉淀和拓展,继续拓展出好作品。
剑钧谈到:这本书的书名起得非常好,也非常妙!这本书采取这样一种非文学的框架手法去结构是非常少见的,每个章节的呈现都经过了精心策划,独具匠心。盛蕾写作很有灵性,灵性和想象力所构筑出来的作品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本书就像是古建筑里的榫卯结构,看似随性,但最后的呈现严丝合缝,这方面盛蕾做得非常好。
顾犇表示:盛蕾阐述的“个体博物馆”与“个人传记”的区别、“个体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之间的不同,以及彼此的联系和相互的成就,和关于家国情怀的话题,我都十分同意。我平时也在做个人的资料整理工作,感觉与“个体博物馆”构建的方式十分相似,我个人博客集也出了4本,而盛蕾用一种很理性的思维把若干史料整理出来的方式,特别值得学习;另外我认为传记如果只是流水账,记录自己高于常人的成就,这样意义就略差,而盛蕾在很潜心的做“有意义”的事,她的作品体现了自己的人生在社会中的价值,为国家和民族做历史的“补角”,不为眼下的功利目的去做事的情怀,也很值得称道。
王子君谈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博物馆,我们的痛也好,苦也好,乐也好;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我称它为“心灵的宝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建造一座我们自己的博物馆,这是盛蕾和她的作品对我的启发。祝福盛蕾和博物馆馆藏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珍贵!
邱天从一名从事印刷出版工作26年的资深出版工作者角度,感到盛蕾《我的博物馆》这本书在主题创意、编辑、印刷等领域都是精品。他和家人都希望这本书能传承下去,希望盛蕾后面能出版更多这样的好书。
作家叶子紫谈到:作为听众,我受到了深深的抚慰。因为书名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所以我来到了这里,我认为盛蕾和她的作品里所反映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被看见”,让我们每一个活着的小人物的内心都受到了深深的抚慰,近距离接触,盛蕾有作为文人的纯粹和作为文人的开拓精神,她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创造性。我觉得《我的博物馆》可以作为一个项目,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探讨中,纪实文学作家曾金胜对盛蕾提问:“纪实文学”与“人类个体博物馆”有无关联性?并探讨二者的相通和转化问题;石剑飞提问:“为什么《我的博物馆》这本书里没有‘爱情博物馆’?”金琪提问:“个体博物馆对馆藏的筛选有怎样的标准?”等等,盛蕾均从“关联性”“隐私性”“重要性”及“代表性”等方面一一作答。北大纵横主理人刘瑞春很想了解盛蕾对书中哪一个故事印象最为深刻时,盛蕾撷取了“青春博物馆”中的一首自创的歌词与大家分享青春和亲情的记忆。导演柴金龙对盛蕾在分享时所呈现出来的内在“宁静”表示赞赏,对她的分享带给大家心灵的抚慰表示感谢,并探讨是否可以出版《你的博物馆》?
结束时,盛蕾表示:人的一生由时间组成,把时间放在哪里,人生就留在了哪里。2025年8月8日下着大雨的夜晚,《我的博物馆》研讨会高朋满座,大家透过思想的火光走进了各自的人生博物馆,分享探讨人生博物馆构筑的意义和方式,这对彼此都是难忘的经历。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参与嘉宾集体“头脑风暴”所碰撞出的精神财富,也将助力人类个体博物馆的探索不断向前。(海瑾)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