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前列腺癌科普公益项目在北京启动
专家呼吁5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监测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徐康辉) 8月21日,由强生创新制药发起、北京广播电视台支持的“健康起跳 深度速度有态度”前列腺癌科普公益项目正式在京启动。该项目聚焦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核心诉求,帮助患者追求更高的治疗目标、实现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深度速降,并以跳水运动作为诠释深度速降的视觉载体,传递其对于患者预后的重要价值,彰显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通过特别打造“老爹速降计划”,项目整合临床专家科普、护理建议、营养指导、康复支持等多维度公益资源,助力前列腺癌诊疗知识普及和患者疾病管理,构建多学科参与的科普公益新生态,以鼓励更多患者积极抗癌,赋能患者重新拥抱美好生活。

我国前列腺癌年新发病例达13.42万人,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位列首位,且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在逐年增长,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强化全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龚侃表示,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建议5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PSA监测,存在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需提前至45岁监测,争取早发现、早干预。
目前,规范的PSA筛查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但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社会早筛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的比例超过30%,整体预后较差。“如何有效控制晚期患者的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始终是医学界探索的核心方向“,龚侃教授指出,近年来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药物等创新治疗方案的问世,正在让患者的生存期不断突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评估中,PSA的‘深度速降’是良好预后的关键信号。”龚侃说,在评估治疗效果时,不仅要看PSA是否下降,还要看其是否在早期就实现了快速、深度地下降。“深度速降”意味着患者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也能积极改善生存质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贯华说,通过规范的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及PSA监测等科学护理手段,许多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现了病情的有效控制,更重建了对生活的期待。
据了解,该科普公益项目将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疾病知识,提升公众对前列腺癌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助力患者实现“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治疗目标。
编辑: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