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港澳>聚焦
粤港澳三地学子首次“同台履职” 117件青春“提案”关注国计民生
——十二届全国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在深圳举行
来自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同学进行提案展示
“当前外卖市场‘商户爆单亏损’‘骑手不合理扣钱’等现象频发,我们通过1988份高有效性问卷、商户实地走访及平台规则文本分析,针对平台强制补贴、骑手权益保障缺位等问题,建议通过算法优化、立法规管、杜绝‘内卷式’竞争等策略进一步优化……”8月9日,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阶梯教室三,来自香港圣保罗书院模拟政协团队的向洋“委员”在“委员通道”环节接受记者提问时,用标准的普通话介绍着团队《关于完善外卖平台合理竞争的建议》的提案。他身着正装,脸上还带有几分稚气,但语气特别郑重。
8月9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近110所学校的800余名内地及港澳师生代表齐聚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共同感受“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跳动脉搏,沉浸式体验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担当。
本次活动由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指导,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活动组委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承办。从2014年至今,模拟政协活动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覆盖全国600余所学校、6000多名学生,70件提案直通全国两会。
本次活动首次邀请了4所香港学校和1所澳门学校的学生参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港澳小“委员”们的到来填补了港澳青少年在思政类综合实践,特别是体验参政议政活动领域的空白,使该活动成为进一步增强港澳青少年家国情怀、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接下来,希望该活动能成为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推进“一国两制”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
“参加这次模拟政协活动,我们亲历了跨制度协作的复杂性与创造力。”澳门培正中学模拟政协提案组成员关心悦告诉记者,“这不仅是对课堂所学公共政策知识的突破性应用,更让我们读懂‘一国两制’下湾区教育融合的战略意义。”
在《关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跨校跨领域双主修课程的建议》提案中,培正中学团队首创的“法商融合”试点方案获粤港澳高校联盟专项研讨。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所说,“孩子们不仅将‘一国两制’优势转化为教育协同的创新方案,更推动模拟政协从理论探讨进阶为制度设计实践,为粤港澳规则衔接贡献了具象化的青年方案。”
从优化高铁出行的“孩童车厢”倡议、关注青少年健康的“科学体重管理”方案,到破解课后难题的社区“学有所栖”计划、助力大湾区融合的港澳青年创业设想,再到规范“宠物友好”商业发展的新经济建议……在提案展示环节,117件提案涵盖了社会公共服务、青少年发展、社区治理、区域战略及新兴经济等领域,从个体到社会、微观到宏观、传统民生到新兴业态,既饱含社会温度,又具有发展视野,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少年对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立体关注和深刻洞见。提案选题的前瞻性、调研的扎实性以及建议的创新性深受评委赞誉。
“乡村振兴的战场也有我们青少年的身影。”在提案展示环节中,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的黎雪霞身穿瑶族传统民族服饰向大家分享了团队提案《关于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形成过程。
大化是长寿之乡、康养美食之乡、瑶族文化之乡,可是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并不理想。如何让大化成为家喻户晓的休闲康养胜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模拟政协团队的同学们开展田野攻坚:深入七百弄乡等核心产区走访农户、企业,回收2731份问卷。
在剖析政策落实与协同问题、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瓶颈问题之后,同学们深感“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经过多次分析、讨论、研究、修改,最终形成“康养美食﹢节庆”,设计“新乡贤回归计划”等本土化解决方案。
“瑶山儿女化身为‘政协委员’,为家乡发展‘开药方’。同学们对思政课上‘三农’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国之大者’在少年心中变得可触可感。”指导老师黄瑞宇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生通过此类活动从“解题的机器”转变为现实问题的解决者,在调查研究中读懂中国社会的复杂肌理。
谈到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十五届致公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活动组委会主任张梧华说,“三地学子的首次同台‘履职’,既是港澳青年读懂中国式民主的‘解码器’,也是内地学子理解‘一国两制’的‘透视窗’。期待活动的所有参与者深化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切身体会,在实践中构筑起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层认同,在新时代征程中展现青春担当。”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