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多份算力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王硕)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算力已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8月22日至24日在山西大同举行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期间,发布了“1+4”个算力行业发展报告,即《2025综合算力指数》和《2025算力发展报告》《2025存力发展报告》《2025运力发展报告》《2025智算服务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智算规模达到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存
报告指出,当前算力产业建设稳步推进,总体呈现四大特征:
一是全球算力规模稳定增长,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截至2024
二是顶层规划设计持续完善,智算需求迅猛增长。国家层面,国家部委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算力产业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增质提速,智能应用加速涌现。建设规模层面,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算规模达788 EFLOPS,算力供需呈现动态均衡态势。生态效能层面,截至2024
四是算力关键领域融合创新,自下而上联动发展。人工智能演进带动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协同调度、异构兼容、弹性扩展、安全可靠等核心能力持续提升。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深化行业融合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在运力方面,1ms城市算网的建设是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的“先手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太原等城市加快推动算网提质升级。
根据报告,随着AI大模型应用快速兴起,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攀升。我国智算中心服务已形成覆盖规划建设到运营应用的全流程体系,向普惠化、高效化、场景化发展,推动产业竞争从资源供给转向价值落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对《2025综合算力指数》进行解读时表示,算力、存力、运力,以及模型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地区数字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我国综合算力呈现东部引领、中西部崛起的协同发展态势。下一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产业界也围绕加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不断探索。论坛期间,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指出,我国各个城市、行业与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数据的汇聚、流通与价值释放,推动我国从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抢抓AI时代发展先机。
目前,在计算领域,华为以鲲鹏+昇腾为核心,联合产业伙伴构建全栈自主创新的计算产业生态。在运力领域,AI WAN(智能IP广域网)正激发网络新质生产力,全光底座支撑毫秒城市算网能力建设,实现快速入算。在存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