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红楼梦》文本溯源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人民政协网8月25日电 日前,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在萧山区黄亚洲书院举行《红楼梦》文本溯源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土默热红学”框架下《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与人物原型问题,推动杭州红学研究的多元交流与务实创新。
据介绍,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红学研究专家与爱好者交流探讨的重要平台。“土默热红学” 由土默热首创并倾力构建,是《红楼梦》研究领域的新学说。该学说立足于历史与文学双重分析,对《红楼梦》的创作缘起、作者真相、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本身、人物原型,以及作品评点题名、抄录问世、版本源流等方面展开系统且独到的论证,提出诸多新考据与见解,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学研究体系。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探讨“《红楼梦》的‘作者自云’与洪昇的人生自况是否契合”;“清代杭州西溪蕉园诗社与《红楼梦》大观园诗社、蕉园诗社十二位女诗人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对等关系如何”。这些议题紧扣 “土默热红学” 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该学说认为,《红楼梦》的生活场景以清初西溪园林建筑为原型,故事取材于洪氏家族与蕉园诗社的真实生活,主要人物脱胎于杭城四大家族与蕉园十二姐妹;作品植根于改朝换代后的江南遗民文化,是晚明言情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西溪历史文化孕育催生的产物。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创作《红楼梦》这类文学巨著,需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拥有独立思想且敢于抨击封建王朝的精神。洪昇家族为钱塘望族,其家族的沉浮轨迹,与《红楼梦》中贾府宁国公、荣国公一脉的兴衰历程高度契合;洪昇曾创作戏曲文学巨著《长生殿》,具备创作长篇小说的基本素养与丰富构思;且《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与清代杭州西溪蕉园诗社的十二位女诗人形象高度相似。
此次研讨会强调,将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与会者畅所欲言、求真务实,从文本比对、历史考据等多角度开展跨学科对话,进一步推动 “土默热红学” 理论的完善与传播。
研讨会由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会常务副主任顾跃忠主持,杭州市政协原主席叶明、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兼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分别在会上发言。他们充分肯定了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专家学者在《红楼梦》文本溯源研究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希望研究团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杭州与《红楼梦》相关故事的文化土壤,打造红楼文化品牌,在丰富并弘扬杭州文化、西湖文化、西溪文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俞长寿)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