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聚焦

“未来这里一定会更美好”——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根多眼中的西藏发展故事

2025年08月28日 09:34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50828093312

谢文·根多在全国两会现场

8月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身处庆祝大会现场的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侨联副主席谢文·根多,望着眼前彩旗飘扬的古城拉萨、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藏式风格的大会主席台,以及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各族群众,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

作为新旧西藏巨大变化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谢文·根多回忆说,旧西藏在“三大领主”的压榨和剥削下,广大农奴没有自由、土地,甚至生命都不属于自己。人民灾难深重,社会陷入极度贫穷和封闭的状态。如今,西藏早已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壮举。

1952年,谢文·根多出生在西藏昌都杂曲河上游一个叫杂瓦仓的村落,后随父母旅居国外,直到1984年有机会归国参访,2011年回国定居。作为一名归国藏胞,看到新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人身自由,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人民生活富裕,拥有极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文·根多心中感慨万千。

“还记得1984年的夏天,当我重新踏上阔别多年的故土时,雪山、湖泊、寺庙……那些儿时模糊的记忆、那些曾经只能出现在异国他乡的梦里的自然、人文景观,终于变得清晰起来。”谢文·根多说,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的归国梦、回乡情越来越浓烈。“毕竟国外的生活条件再优越,却终究不是自己的家园,在我心里,西藏才是我最美的家园。”

2011年,结束了近半个世纪异国生活的谢文·根多和妻子从瑞士回到拉萨定居。此后的10多年里,无论是党和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心和关爱、西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还是身边农牧民群众生活状况的真实改变,都让谢文·根多备受鼓舞。

“这些年,西藏这片古老土地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回国的这几年,我也时常去国外看看。瑞士还是那个瑞士,反倒是西藏,日新月异。”谢文·根多说,就拿近些年最火爆的西藏旅游来说,2011年他刚回国定居时,因为交通不方便,食宿行的条件都相对落后,西藏很少有外来游客。但这些年不一样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西藏的旅游业水涨船高。不仅航线、航班多了,铁路交通、高速公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林芝嘎拉村,就是靠山野桃花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在以前交通不便的时候,根本不敢想。我的一些欧洲亲戚也对西藏的美景赞不绝口,说这里现在酒店、交通的条件完全不亚于欧美各国,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惊喜。”

60年来,西藏的发展有目共睹。感受到家乡一日千里的变化,谢文·根多也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西藏的和平稳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特别是2012年成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他更是通过各种履职活动感受西藏人民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并通过参加调研、撰写提案,积极通过相关渠道向国家、自治区建言献策。

作为政协委员的这些年,谢文·根多乘坐过拉林铁路复兴号动车,切身感受到了西藏交通事业的巨大变化;考察过山南市的绿化工程、人民医院、人民公园和博物馆,惊叹于这里的优美环境和先进发展;走进过农牧民家中,实地查看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听他们讲述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这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心系群众,为群众创造一切美好生活。”谢文·根多说,自己生于旧西藏,了解旧西藏的社会是什么样。而这60年来西藏方方面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西藏创造“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回国这些年,谢文·根多也一直保持着与在国外生活的华侨特别是藏族同胞的联系,向他们讲述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他们也回来看看,感受家乡变化,为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我感受到总书记情系雪域儿女,对西藏人民的重视始终如一。”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回望过往,谢文·根多表示,作为来自西藏自治区的侨界全国政协委员,自己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群众传达习近平总书记以及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向海外侨胞讲好西藏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幸福发展中的西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西藏各族儿女最坚定的信念。坚信未来的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奚冬琪)

编辑:李敏杰